施琅不僅把劉國軒的情況向你林毅做了詳細的稟報,還重點向他介紹了鄭芝龍手下五子良將的情況。
林毅在穿越之前對這個劉國軒也有些印象,現在經過施琅,林毅對劉國軒就明朗了,知道他是鄭芝龍屬下的五子良將之一,而且還知道現在鄭芝龍手下這五子良將隻剩下一個劉國軒可以依仗,因為施琅、施顯,鄭成功,曾德,這是將死的死降的降。
鄭芝龍現在讓劉國軒登台拜帥,大肆進行什麼革故鼎新,厲兵秣馬,明顯是是要仰仗此人與大明朝對抗,如果能把這個劉國軒給收拾了,鄭芝龍隻有乖乖投降。
因此林毅跟施琅商議之後,決定對福寧縣用兵,要打垮鄭芝龍的仰仗。
福寧縣海域,劉國軒的2萬水師大小200多艘戰艦,已經做好了應對準備,艦上的千斤佛郎機,火槍手和弓箭手全都整裝待發。
施琅率領的大明皇家十萬水師萬壓海而來,林毅把這次海戰的指揮權交給了施琅。因為他知道曆史上施琅和劉國軒就是棋逢對手,就像諸葛亮跟司馬懿一樣。
但是林毅也沒有在營帳中坐等戰報而是登高望遠,透過單孔望遠鏡,林毅看到劉國軒的水師雖然陣容不算強大。但是軍容嚴整,南軍兵將個個精神抖擻。水師戰船呈戰鬥隊形一字排開,心中不由得暗歎,劉國軒果然善於帶兵,名不虛傳。
施琅登上了楊威號巨艦親自指揮這場海戰,大明艦隊的前部率先發起衝鋒。
大小300多艘大明的水師戰艦衝向南軍的水師陣營。距離數百米,兩軍的火炮,首先發起了猛攻,打得水柱衝天,如山呼海嘯一般。但是雙方沒有繼續到半個時辰,劉國軒的水師敗下陣來,水師戰船躲進了一個海灣,靠岸後棄船而逃。
林毅一看劉國軒這麼快就敗了?倘若此豈不是徒有虛名?
這時施琅指揮明軍一路追擊,追進了這片海灣,哪知道剛剛接近海岸,海岸上的南軍大的炮台怒吼起來,紅衣大炮發出驚天動地轟鳴。大明的水師戰艦被擊中數十艘,有的直接被擊沉。有的起火,癱瘓,在海上燃燒起來,失去了戰力。
正在這時林毅的擔心應驗了,敗回岸上的南軍水師又回來了,他們紛紛登上戰船,呐喊著向明軍衝殺過來,明知水師的前部人馬頓時被殺得大敗。
施琅一看好狡猾劉國軒,立即率領主力艦隊向劉國軒的人馬殺來。楊威號遠遠的就開火了,頓時南軍的數艘戰艦,被擊中擊沉。但是當施琅的數萬大軍剛衝到的時候,南京水師全部褪盡了福寧灣海域。
知道岸上南軍炮火猛烈,施琅隻得命令停止追擊,至此海上的這一戰雙方互有勝負。
海上在激戰的時候,岸上的軍隊當然也沒有閑著,十幾萬名明軍向福寧縣城撲來。此時,劉國軒的8萬大軍以守代攻,明軍剛接近縣城的時候,城頭上的紅衣大炮,和城外數座堡壘同時向明軍開火。
明軍一時傷亡慘重,久攻不下,水戰和陸戰一直進行到天黑,雙方才暫時停止了戰鬥。
第一天就這樣過去了。傷亡人數報上來了,明軍損失了大小戰船40多艘,連海上帶岸上的傷亡人數超過了4000。
林毅一看,這個劉國軒不是好對付的,隻靠揚威號戰艦也不行,因為楊威號巨艦火力再強,噸位再大,他隻能在海上發揮作用。
現在劉國祥很狡猾,采取避其鋒芒,進行遊擊戰。
揚威號也不是萬能的,這艘巨艦跟岸上的炮火沒法比,施琅也不敢輕易輕易的讓揚威號靠近海岸。
必須得設法摧毀岸上的炮火,就像在長江之中對付隻施琅那一戰一樣,揚威號才能順利靠岸,水師才能夠登錄,摧毀南軍的水師,看起來還得動用海軍陸戰隊。
至於岸上,林毅決定先不動用他的標營,無敵營這些精銳之師。因為南軍現在以守代攻,並不敢與明軍展開野戰。明軍這些精銳的恐懼戰力就不好發揮出來。
但是林毅也不打算給他們以喘息之機,調用紅衣大炮,牽製至岸上的南軍。
林毅和施琅商議好對策之後,開始調兵遣將,調整戰略部署……
看到明軍撤下去了,劉國軒開始整頓兵馬,晚上的南京加固城防,防止明軍投影或者反撲,以利於再戰。
這時負責海上指揮作戰的大將楊成來見劉國軒施禮道:“大帥,明軍水師實力雄厚,若非大帥指揮有方,我軍必敗無疑。特別是他們的揚威號取件,堪稱海上的霸王,如此威猛的戰艦,暑假還是第一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