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信不信鬼神?”小玉忽然問到。“不知你說的信是什麼意思?是平時到廟裏燒香拜佛嗎?”“對啊。”“哈,我不是個虔誠的信徒,不過,偶爾也會去寺院裏走走,有時候也會去教堂看看,不過,這不是迷信,這是打發時間的,我的長輩倒是蠻心誠的。”“是啊,我家裏也是,老一輩燒香敬佛的多,頭上三尺有神明啊。”“這麼說你是相信的?你是敬佛呢,還是拜上帝?”小玉瞪了世銘一眼,“你啥意思啊,我非得敬佛或者拜上帝嗎?我也不過是個旁觀者,小時候看大人逢年過節敬佛燒香倒是很有意思,而且我們這些小孩子還能吃到那些祭品,有雞鴨魚肉,倒是真開心,所以,印象中敬神拜佛都是好事情。”“看來我們有共同信仰傳承,嗬嗬,我有些朋友是做禮拜的,他們信和我們傳統上不一樣的神。”“你說是不是說信神的就算唯心主義?”小玉問道。“其實不一樣的概念吧,信神和唯心主義差遠了,唯心主義是哲學上討論的問題,和唯物主義相互區分的,唯心主義這個概念範圍廣泛。不過,我覺得信神的人應該算是唯心主義者,雖然他們隻知道拜佛敬神,而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唯心主義。”小玉點了點頭,世銘接著說:“我覺得現在這兩種主義到底誰對誰錯的確還有爭議,唯物主義是奉承可知論的,他們試圖解釋世界的一切,但卻現在連一個地球中的自然現象也不能完全解釋,就是因為不能解釋所以無法顛覆唯心主義。對於解釋萬物,也許以我們現在的這種水平可能難以實現,除非“神”賜予我們超越“人類”的思考能力,或者也可以這樣說,因為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這兩種意識狀態都是主觀的(或者叫做一主二客),這種一主二客沒有充分的證據來證明自己是正確的,爭論沒意義。好多現代哲學家意識到了這點。唯物和唯心都是真理的一體兩麵,也就是說他們都是二律背反的他們自是從不同的立場上去看待我們這個世界。”“想不到你對哲學也有這麼多認識,你不是最近躺在床上才認識的吧。”小玉笑到。“沒有,主要是最近有人老開玩笑,說現在為什麼社會誠信缺乏,就是因為唯物主義盛行,唯人民幣至上。所以,我才有這些思考,究竟什麼是唯物,什麼是唯心。當然,有些也是網絡上的看法。”“你這麼說,唯心才是對的,唯物才導致腐敗?”“也不能簡單這麼看,這不符合客觀情況吧,唯物論和唯心論本身不存在對錯問題,但是凡事和主義掛上鉤,就成了不死不休的局麵,按我的一個朋友的說法是唯物論描述的是“物質”,而唯心論則類似“觀測者”,構成世界的是“現象”,現象是不單純受物質影響的,也與觀測者息息相關,所以唯物和唯心隻是描述現象的兩個角度,都是正確的,正確的事物總會存在,這也是為什麼唯心論沒有消失的原因,就好比能量,無法消滅也無法創生,做出規定的,是自然法則。”“你說的有點高深也,嗬嗬,不過,我覺得他們那些燒香拜佛的其實是唯物主義者,有些高官也不例外。”“你這話怎麼說?”世銘問到。“他們到神佛麵前不都是求財,求官,求健康平安去的嗎?”“哈哈哈,你說的才是真理哦。”世銘大笑。兩人正聊著,忽然門鈴響了,世銘正想起身,小玉趕忙說到,還是我來開門吧,門一打開,是大明。世銘笑到,“耶,沒想到今天這麼熱鬧啊,什麼風把你給吹來了。”“美女能來,我就不能來是不?看來我來的不是時候。”大明回頭看了看小玉笑道。“你看你,我說你不能來了嗎?小子,你別總愛繞圈圈,哈哈,來地正好,茶水都給你泡好了。”大明搬了張椅子坐了下來,喝了口茶,“恩,好茶好茶”,說著又上下打量了一下世銘,道:“最近恢複不錯,氣色也滋潤了,看來多個人照顧是不一樣。”“嗬嗬,大明,少油嘴滑舌的,最近忙些啥,有啥好消息帶給我?”大明看看了世銘道,“這一口茶還沒喝完呢,讓我歇一下,我倒是關心你自己啊,腳傷快好了沒有?”世銘皺了皺眉頭,“恢複得有點慢,還不知道能否完全康複呢。”“你看你,自己說喪氣話,我問過醫生的,你這個傷完全可以恢複的。”小玉在一邊急忙道,“你看看,不聽美人言,吃虧在眼前,哈哈。”大明見世銘狠狠瞪了自己一眼,小聲說“幹嘛,你想吃了我啊,不想聽故事了啊。”“你想讓我拐杖敲你是嗎。”世銘道。“哈,我說啥了讓你這麼著急啊?多大點事兒啊,好啦好啦,當我啥都沒說,不過,你這茶不錯,有點不一樣,一股奶香啊。”“這次你說對了,喝茶很精嘛。”世銘道。“嗬嗬,言歸正傳,老哥上次讓我了解的情況,我目前有些線索。。。”大明抬頭看了看小玉,“家裏沒外人,直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