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你有一個格式可以選擇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你可以引用別人的表達方式,或創造全新的方法運用在這個格式中。除此之外,這個格式也幫助你確定所選擇的表達模式是適合你的,也適合於你在這個情況中表達自己以達成想要的結果。但為什麼你應該為這些事傷腦筋呢?
因為,要讓別人認識你的唯一方法就是表達自己,這從你出生時就開始了。例如你的父母認為你是個聽話的寶寶,因為你非常安靜;或認為你是個快樂的寶寶,因為你常在笑等等。直到今天你的朋友可能因為你在宴會上過於安靜而認為你感到害羞;或當他們提出問題時看到你經常在微笑,而覺得你有優越感。可能隻是在宴會上感到無關而不是害羞,或當他們告訴你問題時,因為緊張而微笑,並不是因為感到優越。羅傑士總是扭曲著繩子而在眾人麵前對國家解析道:“我所知道的都是從報紙上讀到的。”同樣的,人們知道有關你的事情也是他們在你的情緒表達中所讀到的。
大部分的人以遺傳學的觀點看待情緒表達。他們假設人們的表達方式是個人情緒與個性的結果,就好像喬治藍色的眼睛是隱性基因的表現,而當喬治對著朋友的問題微笑時,則表示他有優越感。如果喬治本身接受這個遺傳學的觀點,那麼即使他知道自己沒有正確地對別人表達出他自己,仍會對此感到無可奈何,而不是告訴他的朋友當他微笑時是因為感到緊張。
情緒表達是最好的溝通,是你與周圍世界之間的介麵。表達也是你與你所了解的自己之間的介麵。你也許可以回想起曾經為了某種原因,你對自己做出不尋常或全新的舉動,但這與你的感覺一致而感到驚訝。對我們許多人而言,當獨處的時候,才覺得可以自在地卸下一直偽裝的人格麵具。不管這些真實表達自我的時光是愉快或是不愉快,他們總能確切地顯露,促使你取得被忽視或甚至完全不知道的情緒。即使在你獨處時,正確表達情緒的選擇,也可以被滿足。
對情緒表達有了選擇,就可以對你自己與其他人有更好的溝通。如果每一個人對如何表達他們的情緒都能選擇,那麼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呢?那時人們就能真實的反應,而不是推測別人的需要與經驗;同時每個人每天會有被家人、朋友以及工作夥伴了解的愉快經驗。在成員的真實情緒需要與體驗都清楚的社會,是一個人們感到了解而不是誤解、有聯係而不是孤立、以及信任而不是表達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