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確目標

在進行冒險行為之前,一定要明確冒險目標,沒有目標,冒險行為就沒有方向,就會造成行為的盲目性,導致行為的無效。

明確目標要從主觀和客觀的實際情況出發,根據自己精神、物質、智能、社交等綜合實力的具體情況,在對客觀事物科學認識和正確分析判斷的基礎上,確立合情合理合乎實際和便於實現的事業目標,確立的事業目標不要過高或過低,以免遭受失敗和不能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基本原則是既能充分利用自己的實力,又能盡快達到成功的目的。

2.科學決策

任何事情在作行為決策時,要以科學的態度,正確認識客觀事物。運用邏輯和形象思維的方法,對冒險行為決策進行分析、判斷、推理、比較、綜合、概括,對行為決策的可行性和現實性進行科學論證,得出能否實施冒險行為和實現成功目標的正確結論。如果對冒險行為沒有科學的分析判斷能力,就必然要失敗。

3.機動權變

任何一種事業冒險行為都存在著成功與失敗的可能性,為了避免失敗和達到成功的目的,冒險必須采用積極的成功應變策略。

要根據客觀事物發展的實際情況,恰當及時地調整計劃,修訂方案,選用技巧、方法、方式,力求有備無患。在主觀和客觀條件使我們力不從心和無法扭轉失敗的局麵時,必須終止冒險行為,放棄既定的冒險目標,以免造成各種難以挽回的損失。

十八、拖延是我們的公敵

一份分析2500名嚐到敗績滋味的男女報告顯示了,遲疑不決幾乎高居31種失敗原因的榜首。

決心的反麵即是拖延,拖延是每一個人必須征服的公敵。

一份分析數百名百萬富翁的報告顯示,這其中每一個人都有迅速下定決心的習慣。而累積財富失敗的人,則毫無例外地遇事遲疑不決、猶豫再三,就算是終於下了決心,也是推三阻四、拖泥帶水,一點也不幹脆利落,而且又習慣於朝令夕改,一夕數變。

亨利·福特最醒目的特征之一,即是有迅速達成決定的習慣,而且改變初衷會慢慢來。福特先生的這一項特質出名到背上頑固的罵名。也就是這一特質使得他在所有顧問的反對下,在許多購車人力促他改變之下,仍一意孤行,繼續製造他有名的T型車(世界上最醜陋的車)。

也許福特先生在改變這一項決定的時候拖了很久,但是故事的另一麵反過來說,正是他的堅定不移為他賺得了巨額財富。這些財富早在T型車有必要改變造型之前,已使他成為汽車大王。無疑地,福特先生決心之堅定,已幾近剛愎自用的程度,但是這份特質還是比遲疑不決又朝令夕改好得多。

沒能累積財富滿足所需的人大多有個毛病,就是耳根子軟,容易受人左右。他們任由報章雜誌和街淡巷議來替自己思考。要知道,每個人都有一籮筐的看法,隨時準備加諸於接受的人身上。如果你下決心的時候受人左右,做哪一行都不會有所作為,要化渴望為金錢,尤為不易。

如果你任由他人的意見來左右你,你就沒有自己的渴望。

親戚朋友總是在無意之中,借著“意見”和偶爾的嘲弄取笑別人,本意或許是幽默,結果則不然。千百位男女身懷自卑情結終其一生,隻因為某位本意不壞、卻有欠考慮的人,借著“意見”嘲弄諷刺,摧毀了他們的自信。你有自己的頭腦和心智,要好好運用,自己做決定。

為了要提醒你自己遵守和奉行這一忠告,最好將如下警語抄寫在天天看得見的地方,這會裨益不小:“讓全世界的人知道你打算做什麼,但是要先做出一點成績展現出來。”

十九、成功隻能說明過去

成功隻能說明過去,保持不敗隻能依靠不斷地進取。

在法國的一個著名公司,有兩個人在爭奪第一把交椅。一個是當時的第二號人物,一個是第四號人物。第二號人物當時業績輝煌,他確信憑自己的成績擔任總裁毫無問題,沒有必要去進行任何競選活動。而此時那位本來處於劣勢的第四號人物,除了積極工作外,還聘用了一位公共關係專家,到處活動、演講,拜訪公司下屬的地區分部經理,和每個董事詳談,與董事長親近。談話中的側重點並不放在以往的業績上,而是極力描述如何開拓更美好的公司前景。最終,他戰勝第二號人物贏得了總裁之爭的勝利。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當今這個充滿競爭的社會裏,唯有不停地進取,才可能有立足之地。

任何時候,隻要你一滿足,就等於你對自己發出了一條“停止前進”的命令。

任何時候,成績隻能說明過去,過分注重老本,用以往的成績說話,遠沒有未來的工作計劃更有分量。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一旦獲得了一點成績,就開始沾沾自喜,沉湎於現狀裹足不前。

超越自我就是要不斷進取,實現新的目標。

曾經有一則禪宗故事:一個年歲已高的僧人,在烈日下麵做工。一個路人突然問僧人:“師父,你多大年紀了?”僧人回答說:“今年剛滿70歲。”路人又問他:“既然這麼大年紀了,為什麼還做這麼累的工作?”老僧人回答說:“因為我存在。”路人又說:“又何必在太陽底下做工呢?”僧人回答說:“因為太陽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