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修心之道:在於練就一顆平常心(2)(1 / 3)

過了幾天,師傅終於把種子交給了小和尚,師傅對小和尚說:“去種吧。”

小和尚接過種子,馬上就向院子跑去,高興地撒起了種子。不料,突然一陣風起,撒下去的種子被大風吹走了不少。

於是小和尚著急地跑去對師傅說:“師傅,好多種子都被風吹走了。”

師傅依然是不緊不慢地說:“沒關係,隨性。”

於是,小和尚又跑到院子繼續撒種。不想,這時卻飛來幾隻小鳥,在土裏一陣刨食,把很多種子都給吃了。小和尚氣急敗壞地追打鳥兒,然後向師傅報告說:“師傅,糟了,種子都被鳥吃了。”

師傅還是不緊不慢地說:“急什麼,種子多著呢,吃不完,隨遇。”

然而,更想不到的事情又發生了。半夜,一陣狂風暴雨席卷而來,把院子衝洗得幹幹淨淨。

小和尚來到師傅房間帶著哭腔對師傅說:“師傅,這下全完了,種子都被雨水衝走了。”

師傅還是不緊不慢地回答道:“衝就衝吧,衝到哪兒都是發芽,隨緣。”

小和尚聽了師傅的話滿頭霧水。

幾天過去了,昔日光禿禿的地上長出了許多新綠,就連沒有播種到的地方也有小苗探出了頭。

小和尚高興地說:“師傅,快來看啊,都長出來了。”

師傅卻依然平靜如昔地說:“應該是這樣吧,隨喜。”

小草有小草的生命規則,隻要有水有泥的地方就能發芽。隻要你撒下了草籽就不必擔心小草不能發芽,緣分到了,自然能生出芽來。

我們的生活也要隨性而為,要隨緣,保持一顆平常心,不必刻意強求。如果你過於擔心,隻會影響你的生活與工作。任何事情都有其規律,與其百般思量,不如隨性而為,這樣才更容易讓我們感受到生活的樂趣與意義。

從前有一個書生,在進京趕考前與他的未婚妻約好了結婚的時間。結果,到了結婚的那一天,未婚妻卻離開了他,並嫁給了別人。書生受此打擊,從此一病不起。

有一天,一位過路的遠方僧人說能夠看好書生的病,於是家人在無奈之下就將其請到了家中。僧人看著奄奄一息的書生,從懷中掏出一麵鏡子給他看。

書生看到鏡子中有這樣的情景:在茫茫的大海中的沙灘上有一名遇害的女子,她一絲不掛地躺在海灘之上。其中,有一個人走了過來,看了女屍一眼,搖搖頭就走了,沒有做任何事情。

過了一會兒,又走過來一個人,看了女屍一眼,然後將自己的衣服脫下,慢慢地給女屍蓋上,但是僅僅這樣,然後也走了。

接著,後麵又走過來一人,他停了下來,挖了一個坑,小心翼翼把屍體掩埋了,然後才邁開步子走了。

接著,僧人就向書生解釋道:“海灘上的那具女屍,就是你未婚妻的前世。你是第二個路過的人,曾給過她一件衣服。她今生和你相戀,隻為還你一個情分。但是她最終要報答一生一世的人,是最後那個把她掩埋的人,那人就是她現在的丈夫。”

書生聽過之後,一下子釋懷了,病也很快好了起來。

萬事萬物皆有“緣”而定,我們無須去刻意苛求,隻需保持一顆平常心,一切隨性、隨心、隨緣,這樣才能獲得快意的人生。

隨性生活是一種坦然的生活,是一種樂觀的生活。在物欲繁雜的現代社會中,它更重要體現的是一種心境、一種精神、一種對生活的態度、一種至高的生存追求。隨性生活,才能使我們放寬心思,才能欣賞到生命的真正精彩的部分,才能活出真色彩。

上天既然給了我們生命,我們就應該活出它的價值,而隨性生活,就是順著自己的心意去探尋生命的軌跡,不必去計較一時的得失,不必去在意那些身外之物,這樣才能讓自己切實地活出真正的自我,才能體現出自我的真正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