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修心之道:在於練就一顆平常心(3)(1 / 3)

當它看到喜鵲選擇了黑色和白色的時候,又歪著腦袋道:“真好笑,又不是家裏死了人要辦喪事,居然選擇這種顏色。”

當它看到麻雀選擇黑褐色的時候,它在心底嘀咕個不停:“真是土得掉渣。”

上帝看到其他的鳥兒都選擇了自己喜歡的顏色,隻剩下蝙蝠沒有選擇,於是就去問蝙蝠道:“你沒有選擇任何顏色的羽毛?”

蝙蝠回答道:“是的,這些我都看不上,覺得不完美,你能不能再造一些更為完美的顏色讓我來挑選?”

上帝說:“我已經造出了所有顏色的羽毛,而且每一種顏色都是完美的,關鍵是看你想要什麼樣的顏色。既然你都看不上,那麼就不用做鳥了,去做獸吧。”

蝙蝠馬上說道:“做獸可以,但是我要做個完美的獸。”

上帝困惑地問它:“怎樣才是完美的獸?”

“完美的獸就是它不僅會飛而且還會走。”

上帝覺得這好辦,於是又問了一句:“那你要翅膀嗎?”

蝙蝠說要翅膀,於是上帝答應了蝙蝠的要求,創造出了萬物之中所謂最為完美的動物——不倫不類的蝙蝠。

蝙蝠本來可以成為一隻自由飛翔的鳥,可它總是找不到所謂的完美的羽毛,結果放棄了所有的羽毛,最後隻能成為鳥不鳥獸不獸的怪物,這都是過於追求完美的結果。在現實生活中,與蝙蝠一樣的人又有多少呢?

不可否認,追求完美是人的一種心理特點,或者說是人的一種天性,按道理說,這並沒有什麼不好。人類也正是在這種追求中才不斷地完善自己,創造出了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但是凡事都要適度,如果因為差缺那麼一點點而耿耿於懷或頑固到底,就大可不必了。要知道,為了從999%跨越到理想中的100%,你會為最終的那01%付出多出正常標準很多倍的時間、精力等資源。更何況,世界上100%的完美根本就不存在,我們所謂的完美隻是一句極具誘惑力的口號、一個漂亮的陷阱。

哲人說:“不求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要知道,在這個世界上,十全十美的東西是不存在的。追求完美隻是一種憧憬、一個向往,隻是生活的一個過程和體驗而已,隻要做到問心無愧就是一種完美了。

為山九仞,功虧一簣雖然是一種遺憾,但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卻是一條亙古不變的真理。人生總會有不盡人意的事情,出現了缺憾,我們需要保持一顆平常心,對於各種得失、缺憾和成敗都泰然視之。如此才會發現缺憾就如那斷臂的維納斯一樣,也是很美的,這樣也就不會為了空中樓閣的完美而耗費自己的心血。

7.笑看風雨,一蓑煙雨任平生

“在順境中修行,永遠不能成佛”。一個人如果一直都是一帆風順,那麼就很難取得讓人矚目的成就;隻有經過不斷地鍛煉,才能早日登上成功的頂峰。因為一個人總是處於順境,那麼就難以得到更多的磨煉,所以說順境對人的成長來說,它發揮的作用反而不大。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每個人在追求的道路上都不可避免地會遇到風風雨雨。然而,要明白,正是這些風雨才使我們的生命變得更為堅強,也正是我們在與這些困境不斷抗爭的過程中,才體會到了生命的厚度,才使生命顯得更為豐富和精彩。所以,當風雨來臨的時候,我們要笑看風雨,以一顆平常心對待,這樣才能使我們的生命變得更為堅強,更為有意義。

可以試想,在人生的岔道口,你若選擇了一條平坦的大道,你可能會過一種舒適而享樂的生活,這樣會使你失去一個曆練自己的機會;而若你選擇了一條坎坷的小路,你的青春也許會充滿痛苦,但人生的真諦也許就會從此被你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