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型取決於遺傳,但孕婦和其腹中胎兒的血型不一定相同,這是因為血型不但取決於母親,還與父親的血型有關。絕大多數情況下,母胎血型不同不會造成什麼危害,因為母胎的血循環實際上是不直接相通的,而隔著所謂“胎盤屏障”,因此,母親的紅細胞不會進入胎兒血循環,反過來胎兒的紅細胞也不會進入母親的血循環。但偶爾也有例外情況,胎兒的紅細胞通過有細小裂隙的胎盤進入了母體,或者在病理情況下如上一次妊娠時曾有胎盤損傷、剖宮產、人工流產等,也能使胎兒紅細胞進入母體,這都可能激發母體產生一種叫做IgC的抗體,這種抗體可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和胎兒紅細胞發生化學反應,引起紅細胞破壞,產生溶血,嚴重的可引起流產、早產、胎兒宮內死亡或新生兒溶血症。
新生兒溶血症是一種很嚴重的疾病,孩子在出生後短時間內出現黃疸、貧血、肝脾腫大、水腫,累及神經係統可出現軀體強直痙攣,甚至呼吸衰竭死亡。即使存活亦影響智力發育及神經功能。
母兒血型不合溶血症大致有兩種。一種是ABO血型不合。一般隻見於母親是O型血,而胎兒是A或B型血的情況,第一胎就可發病,但病情往往相對較輕,危害性較小。另一種是RH血型不合。漢族人一般RH陽性,僅0.34%為陰性,如母親RH陰性,胎兒為陽性就可能發病,多見於第二胎,病情一般較重。
對懷疑有可能發生胎兒或新生兒溶血症的孕婦,如過去有過死胎、死產或生育過溶血症患兒的孕婦,再次妊娠時夫婦雙方都應到醫院作血型血清學檢測和有關抗體檢查,並預測發生胎兒或新生兒溶血症的可能性,早日采取措施,進行預防。對患溶血症的新生兒,進行光療、換血等療法,可大大降低中樞神經係統並發症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