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認為,孕婦患病宜服中藥治療,理由是中藥沒有毒副作用,不會對胎兒產生不利影響。其實,這種看法是非常片麵的,臨床實踐及現代藥理研究均證明,中藥同樣可能對胎兒產生不良影響。
祖國醫學對於孕婦用藥一向是極為慎重的。曆代醫家在實踐中發現許多中藥有“礙胎”、“損胎”等毒副作用。如唐代名醫孫思邈在《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中提及的孕期禁忌藥就達156種之多。中醫一般將可能對母體和胎兒產生危害的中藥分為禁用藥和慎用藥兩大類。下麵分別舉例說明。
禁用藥大多是毒性較強或藥性比較峻猛的藥物。如峻下逐水藥如蘆薈、番瀉葉、巴豆、牽牛子、莞花、甘遂;催吐藥如瓜蒂、藜蘆等;破血通經藥如幹漆、三棱、莪術、阿魏、水蛭等;走竄通竅藥如麝香、地龍、蜈蚣、穿山甲、皂莢等;另有一些劇毒藥如砒石、輕粉、馬錢子、斑蝥、生川烏、生草烏、雄黃、洋金花等當然也屬禁忌之列。
慎用藥大多是某些破氣、活血祛瘀或攻下滑利的藥物。破氣藥如枳實、檳榔等;活血祛瘀藥如桃仁、紅花、乳香、牛膝、王不留行、蒲黃、蘇木、川芎、益母草等;瀉下藥如大黃、芒硝等;通淋利水藥如冬葵子、瞿麥等。
現代藥理研究雖然沒能證實中藥可引起胎兒畸形,但已肯定許多中藥會引起流產、早產。如枳實、紅花、川芎、益母草等可以興奮子宮,引起宮縮。天花粉在一些醫院已被用作終止妊娠的用藥。
孕婦即使應用臨床上一些非常常用的中成藥也應慎重。因為有些中成藥中含有上述的禁用或慎用的中藥成分,如麝香壯骨膏、六神丸、活絡丸、紅花油、排石衝劑等。用前應仔細閱讀說明書或請教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