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科學合理地安排好孕婦的一日三餐以滿足其本身及胎兒的需要,確不是人人都知道正確答案的。
婦女在妊娠期不僅要得到維持自身健康需要的營養,為了保證胎兒的生長發育以及為分娩和產後授乳作為營養儲備,還需要額外的營養供應。如果婦女孕期營養跟不上,會造成胎兒免疫功能低下和貧血,這種先天不足即使出生後喂養正常也不能扭轉。生長發育的測量資料表明,胎兒發育落後有連續性,甚至還會影響學齡期體格發育和智力發育。所以說,孕期合理營養是優生的物質基礎,要打好這個基礎,首先必須了解婦女各期的營養需求特點。
根據胎兒的正常發育,可將妊娠分為三個階段。妊娠初期的2~3月期間,孕婦往往有早孕反應,表現為惡心、嘔吐、厭食、偏食等症狀,這時期胎兒生長較慢,每日體重約增加1克。盡管母親飯量較少,胎兒可以吸收母親體內貯存的營養。通常懷孕後,母親的生理機能可發生某種變化,將營養優先供應給胎兒。但如果是母親早孕反應很重,每日進食量顯著減少,仍然有可能影響到胎兒的正常生長發育。這時候,孕婦應少食多餐,多換換口味,盡量想辦法多吃一些,實在吃不下應到醫院求醫,如尿酮陽性表示母體動用體內脂肪過多,並可能存在酸中毒,應給予靜脈補充液體和營養,並糾正酸中毒。第二階段,妊娠3~6個月,這時期妊娠反應已經平靜下來,胎兒生長發育加快,平均每日增長10克左右,其腦神經細胞和其他器官的細胞迅速分裂。蛋白質是一切細胞和組織構成的基本原料,尤其對腦細胞的發育更是必不可少,而我國的膳食習慣往往使蛋白質攝入量偏低,所以這一時期應特別注意增加飲食中的蛋白質含量,每日應達80克,可多食用雞蛋、牛奶、肉類、豆腐等。另外,也不可忽視多吃含豐富維生素和鐵質的肝、綠色蔬菜以及富含磷和鈣的魚蝦等。等三階段,即7個月到分娩。此階段胎兒生長更快,每日體重增加可達20克,還需在體內儲存一定的營養,為出生後獨立生活做好準備。母親這時也需儲備營養為分娩及哺乳的消耗做準備,所以,這一階段應比第二階段補充更多的營養物質,特別是蛋白質食品。
為了孩子的健康,未來的媽媽應合理地安排飲食,要粗細糧、葷素食搭配,品種應廣泛多樣。隻有兼收並蓄,才有利胎兒的正常發育。有的孕婦隻是注意保持體型優美,不適當地限製飲食或隻吃蔬菜,對孩子來說實在是一個悲劇。還有的孕婦走另一個極端,刻意追求營養補品或所謂補藥,如大量服用維生素藥丸、鈣片等。這樣做很可能損害胎兒。其實隻要飲食正常,維生素、鈣等不會有缺乏之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