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懷孕以後,由於胎兒發育,子宮逐月增大,在孕期從頭到腳的不同部位都可發生疼痛,大多數疼痛屬生理現象,亦有少數出於病理因素。因此,掌握疼痛的性質,有益於母嬰的身體健康。
腰疼。妊娠中、晚期,孕婦的肚子漸漸隆起,其身體的重心也隨之前移,在站立或走路時,為保持重心平衡,孕婦必須將肩部及頭部向仰,形成一種孕婦特有的挺胸突肚姿態,這種姿態造成腰部脊柱過度前凸彎曲,此外孕期內分泌變化所引起脊柱及骨盆各關節、韌帶鬆弛,失去正常的穩定性,從而引起腰背疼痛是正常生理現象。適當注意休息,避免長時間站立或步行,做些孕期保健操,適當增加含鈣食物,紮上孕婦腹帶,睡硬板床及穿輕便的低跟鞋,均可減輕疼痛。
腹痛。有些婦女懷孕初期會感到骨盆區有牽引痛和下墮感,可能是子宮後倒或懷孕後盆腔血管充血擴張所致。如果腹痛劇烈且伴有陰道流血,可能是流產或宮外孕的征兆,必須迅速就醫。懷孕中期以後,子宮逐月逐漸增大,子宮四周的韌帶由原來鬆弛狀態變為緊張狀態,其中尤以位於子宮前側的一對圓韌帶被牽拉為甚,由此可引起牽引脹痛。對這些疼痛,一般無須特殊治療。但應適當注意休息,取向左側臥位,平時保持大便通暢。
四肢疼痛。手臂痛常發生在懷孕中期的淩晨,當孕婦把胳膊放在頭或枕頭下睡覺時,疼痛尤為明顯。有些孕婦隻是感到胳膊沉重,不能抬高,有的則出現抽筋樣的疼痛,或有螞蟻爬行感,這是由於懷孕引起的脊柱骨變化,壓迫神經的結果。要想減輕疼痛,睡覺時間用兩隻枕頭把雙肩部墊高。平時避免做牽拉肩膀的動作,不要背沉重的東西,不要讓胳膊長久的垂著等。下肢痛常發生在小腿和大腿的後側麵,與坐骨神經痛相似。如同時患有下肢靜脈曲張則疼痛更劇烈。妊娠中期後,雙腿還可生痙攣抽筋,尤其在夜間易發作,往往把進入夢鄉的孕婦痛醒,其原因可能由於孕期神經肌內興奮性增強,或是缺鈣、維生素B所致,適量補充一些鈣片或維生素B可以減輕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