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婦因分娩時消耗了大量體力,加之產時創傷,一般在24小時內體溫略有升高,但一般不會超過38℃,如果產後24小時,體溫還持續升高或超過38℃,這種發熱是不正常的,必然有一定原因。常見病因有以下幾種:
(1)上呼吸道感染。因產婦產後體質比較虛弱,抵抗力下降,易受外界風寒或暑熱侵襲而發熱,並伴有頭痛、四肢酸痛、鼻塞、流涕等感冒現象,應給予相應的治療。
(2)乳房脹痛發熱。因產後乳腺管還不通暢,但乳汁分泌旺盛,使乳房脹大而微硬,一般1~2天自行消退。若患側乳房表現為紅、腫、熱、痛,硬結觸痛明顯,伴有惡寒發熱,白細胞數增多,則為乳腺炎,應及時用抗菌素治療,若發現膿腫必須切開排膿。
(3)感染引起發熱。是由於細菌侵入產道引起的產褥熱,若長期不愈或高熱不退,能嚴重損害產婦的健康,必須去醫院及時查治。
(4)體虛貧血而引起的發熱。這種發熱是因產後失血過多而發生低熱。改善營養或給予輸血等治療即能較快恢複正常。
(5)泌尿係感染發熱。產婦產後時有畏寒發熱,同時有尿頻、尿急和腰痛等症。經過合理治療及臥床休息,3~5天後體溫即可降至正常,尿內改變消失。
總之,產後發熱,根據不同的症狀、體征及實驗室檢查,不難診斷,采取相應的及時治療,注意營養和休息,患者會得到很快康複。雖有發熱,但病情不重者,並不影響哺乳,如果母親患急性上感或乳腺炎時,則可暫停哺乳,用吸奶器將乳汁定期吸出,經煮沸消毒後再進行人工喂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