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乳母患乙肝或乳腺炎能喂奶嗎?(1 / 1)

乙肝病毒的母嬰傳播已為人們所重視,資料表明,母親為乙肝病毒攜帶者,有10%的胎兒有宮內感染乙肝病毒的可能,當嬰兒出生3個月後,嬰兒的感染率可達30%,5年後則可能達80%以上。由此可見,宮內垂直傳播乙肝病毒的機率並不像一般預測的危險度那麼高,反而是出生後的水平傳播機率很高;提示人們要重視乙肝病毒攜帶者將病毒傳染給嬰幼兒。

要做好這方麵的預防,基本措施應放在三個方麵:一是給予新生兒以乙肝疫苗或高效免疫球蛋白注射,增強新生兒抵抗乙肝病毒感染的能力;二是乙肝病毒攜帶者最好不要哺乳。報道表明,乙肝血清標誌物陽性母親,其初乳中總排毒率達42%,而且初乳排毒率與傳染性、感染率呈正相關,對新生兒威脅極大。所以,凡是母親血清HBSAg, HBCAb陽性者,最好以人工喂養為宜;三是要對嬰兒采取適當的隔離措施,如乙肝攜帶者的母親應與嬰兒分床而睡,講究衛生,衣物用品分開洗。

盡管從原則上講乙肝病毒攜帶之母親不宜哺乳,但如有條件能夠確定母親血清標誌物水平僅抗體陽性而抗原陰性,以及HBV DNA陰性的話,則表明不存在傳染性。這種情況可以予以母乳喂養,無需要隔離,應注意的是要及時予以新生兒乙肝疫苗注射,作好提前預防。

乳腺炎通常因為有乳頭損傷或出現乳腺管阻塞和奶脹而引起的,是乳腺管外的結締組織炎症,並非乳腺管內的炎症,所以繼續哺乳是安全的,如突然斷奶或中斷喂哺可延緩療程或導致並發症的發生。正確的處理方式是在消炎止痛的同時采取喂奶前和喂奶時濕熱敷,首先讓嬰兒吸吮病側乳房,以更頻繁的喂奶等方法排空乳房,促進炎症的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