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對嬰兒的眼睛特別注意,總希望孩子能看到自己的笑容,希望孩子能認識自己,可往往又不知道孩子什麼時候能看到東西。孩子究竟何時能看到東西呢?
近年來的研究結果證明,孩子一生下來就有視覺。當用燈光照射孩子的麵部或把孩子抱到陽光下時,孩子就會出現閉眼動作,這就說明新生的嬰兒一離開娘胎,他的眼睛對光就有感覺,隻是由於新生兒大部分時間是閉著眼睛睡覺,而未引起人們的注意。此時孩子眼底發育尚不成熟,視覺不是很清晰,而是模糊的。
生後1~2周的小孩就能視物。將一個直徑8~10厘米的紅色球,懸掛在距離小兒15~29厘米上方慢慢移動,孩子眼睛能跟著紅球轉動,範圍約在45度左右,生後4周,可以達到90度,3個月的時候,能看到180度的範圍。
孩子6周以後就能兩眼共同注視一個物體,但兩眼要協調好要到4個月以後。如果到了6個月,孩子兩眼還不能協調共同注視同一物體,即一隻眼球偏左,另一隻眼球偏右,或兩眼內斜,即為斜視,俗稱“對眼”或“鬥雞眼”,就屬不正常現象,應到醫療保健部門診治。
對色彩的區分大約是在孩子生後4個月,此時紅色物體最容易引起孩子的注意。
孩子年齡不同,能看清的距離也不相同。如1~2個月,能看清1~1.5米,3個月時能看清5~7米。從5~6個月起,可以看遠距離的物體,如天上的月亮、街上的行人等。
6個月的孩子開始學會辨別物品的大小和立體形狀,能夠有意識地伸手去抓東西,放在眼前玩來玩去。因此,可以說這就是孩子使用眼睛的開始。
一般說來,4歲以前是孩子形象視覺發展的“關鍵年齡”,所以在4歲前應經常帶孩子看看五彩繽紛的大千世界,接觸自然,這對孩子的視覺發育、智力發育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