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如何給小兒測體重?小兒體重增長有哪些規律?(1 / 1)

體重為機體各器官、組織、體液的總重量,是代表體格發育尤其是營養情況的重要指標,也是臨床計算用藥的重要依據。因此準確測量小兒體重非常重要。

測量體重要注意:

(1)每次測量體重時要空腹、排去大小便。

(2)稱淨重。為了使小兒不受涼而又稱得淨重,可以先連衣服、尿布一起稱,然後減去衣服等重量,即可得到淨重。

(3)用杠杆秤。彈簧秤由於彈簧的彈性係數易發生變化,其結果不夠準確,小嬰兒最好用載重15千克盤式杠杆秤測量。將嬰兒臥於托盤中央,準確讀數至10克。兒童用載重50千克杠杆秤測量,小兒站在或坐在站板中央部位,準確讀數至50克。

(4)定期測體重。小兒生長發育是一個連續的過程,體重也不斷地增長,定期測體重,可以觀察小兒體重增長趨勢,反映小兒生長發育狀態,一般1歲內每月測一次,將測的結果畫在小兒生長發育曲線圖上。如果曲線的方向向上,說明營養狀態良好;方向水平,要引起注意;方向向下,說明有問題,應查找原因。

體重是機體各部重量的總和。小兒體重增長正常規律是年齡越小,體重增長越快。1周歲以內小兒體重的增長是一生中增長最快階段,其中又以生後最初3個月最為迅速。

新生兒生後頭幾天,可出現生理性體重下降,出生後第3~4天體重的減輕可達到出生體重的6%~9%,最遲到生後第10天體重應恢複到出生時水平。

一般說來,在生後6個月內每周體重可增加180克,後半年每周增加90克。如以月份計算,前半年平均每月增長600克,後半年每月增長500克。因此生後6個月時體重大約是出生時的2倍,1周歲可達到9千克,約為出生時的三倍。2歲後至10歲體重平均每年約增加2千克。小兒體重可用下列公式計算:{[實足年齡×2]+8}千克,此公式隻是大約平均數,實際上同一年齡兒童的體重也可有一定的差別,其變動範圍在10%。體重不足,低於標準15%以下時則應考慮為營養不良,如體重超過標準20%,則為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