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小兒發病有哪些前兆和特點?(1 / 1)

孩子小,患了病往往不善於表達,這就需要父母細心的觀察,及時發現孩子的一些變化,給予積極的治療。

(1)小兒發病往往有以下的前兆:

精神的改變。孩子情緒不好,不愛玩,好哭鬧,例如突然變得特別纏人,或煩躁,一點小事鬧個不停,顯得有些“不講理”,或者平時精神十足,突然精神不振要睡覺。

食欲的減退。吮奶或吃飯不好也是患病先兆,一些疾病在其他症狀尚不明顯時,孩子先有食欲不振或嘔吐等表現,嬰兒表現為吮奶無力,拒絕吃奶,嘔吐,大些的孩子則不想吃飯或者吃飯耍脾氣。當父母發現孩子無原因而吃飯不好,就連平時喜歡吃的東西也不吃了,就要小心孩子是否患病了。

睡眠不安靜。孩子睡眠不好也是患病信號,包括夜間驚醒哭鬧,不眠或比平常更多的翻身,手足亂動,入睡困難或容易覺醒,但要排除睡前過於興奮,白天孩子睡覺時間過長等影響孩子入睡的原因。

呼吸不平靜。在發熱前可發覺小兒呼吸音變粗、鼻子出氣時有呼呼的聲音。

(2)新生兒患病有以下幾個特點:

新生兒期各器官發育尚不完善,生理功能還沒有健全,如中樞神經係統發育尚未成熟,調節功能不足,屏障功能薄弱,因此對複雜多變的外環境適應和防禦能力都較差,容易患病,感染後也易於擴散。

新生兒患病時雖然病因、病理不同,但臨床表現往往很相似,如呈現青紫、蒼白、出血、黃疸、水腫、嗜睡、不安、拒奶、吐、瀉、體溫不升、發熱等。

新生兒患病後症狀往往不典型,頗難早期診斷,也容易貽誤治療。

窒息、產傷、感染、畸形是新生兒期的主要疾病。

新生兒患病,病情變化較快,發病率和病死率都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