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小兒發熱怎麼辦?小兒肺炎是否發熱?(1 / 1)

當孩子出現麵色潮紅、少汗、口幹、嗜睡或精神不振等情況時,應考慮到發熱的可能性很大。此時應及時準確地給孩子測量體溫,並根據具體情況采取相應的降溫措施。

降溫措施包括物理降溫和藥物降溫兩類,一般來說,孩子體溫不超過38.5℃,應采用物理降溫的方法即可,體溫超過了38.5℃,則應在物理降溫的同時,加用退熱藥方可達到退熱目的。

常用的降溫方法是指不用藥物,而通過種種改善孩子身體外環境的措施,從而達到退熱效果,這對任何原因的發熱及不同程度的發熱均合適,且不受年齡條件的限製。主要措施包括:

(1)改變環境。將發熱的孩子置於空氣流通的陰涼處,適當減少衣服或蓋被,注意不宜將嬰幼兒緊緊地抱在大人懷中,以免體內熱量不易散發,如夏天將高熱孩子置於空曠房間內,均有利於孩子的熱度下降。

(2)毛巾濕敷。用溫毛巾擦小兒四肢,或用濕毛巾敷額部,幫助退熱。體溫超過40℃,而沒有畏寒反應時,冬天可解開小兒衣服,夏天可用冷濕毛巾敷在孩子的額頭,腋窩及大腿根部,頻頻更換,這些部位有大血管經過,冷敷可較快地降低體內溫度。或用30%的酒精擦浴,擦浴時要將酒精稍擠幹,擦腋下、大腿根處直至皮膚發紅為止。在給小嬰兒冷敷或酒精擦浴時,應注意觀察有無寒顫反應。如發現寒顫應停止冷敷,改用其他措施降溫。

(3)溫水浴。此方法對嬰幼兒尤其適用,洗浴時以盆浴為宜,水溫應低於孩子體溫2~3℃,亦可在溫水中加幾滴風油精,並讓孩子身體浸泡在水中10~15分鍾,如因條件受限,不能給孩子泡浴則可用溫熱的濕毛巾給孩子反複擦洗全身10~15分鍾。

(4)其他措施。反複多次地給孩子飲水,盡量讓孩子臥床休息,對發熱的孩子采取上述退熱措施的同時,還應密切觀察孩子的其他情況,如咳嗽氣急、吐瀉、精神萎靡等異常情況,應及時去醫院就診,以免延誤治療。

新生兒肺炎病情較凶,是新生兒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它除一般嬰幼兒肺炎的臨床表現外尚有其特點。臨床表現常為反應差,不咳、不吃、不哭、憋氣、口吐白泡沫、抽痙。若病情繼續發展,則有呼吸淺促,皮膚紫紺,點頭樣呼吸,呼吸暫停或反複窒息。體格檢查時肺部羅音往往不容易聽到,尤其是未成熟兒及體弱兒。常見體征為麵色灰,口唇鼻根發青,呼吸急促,呼吸淺而不規則,體溫不升。X線檢查可見肺野有片狀陰影,還往往發現肺不張,肺氣腫等並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