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老的兩河流域,當人類最古老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遠遠地消失在地平線之後時,世界的重心也轉向了埃及和地中海東部,兩河流域似乎一度成為蠻荒之地,然而,當一個偉大的家族出現在幼發拉底河畔的時候,世界的鍾擺突然急促地重新擺向古老的兩河流域,這幾乎完全是因為這個家族太偉大了,這個家族的每一代君主幾乎都是具有雄才大略的人物,因而,這裏幾乎在一代人的時間裏就突然崛起出一個異常龐大的帝國,而不幸的是,如果一個帝國過份依靠一個偉大人物或者一個偉大家族的話,盡管這個帝國可能很快走向輝煌,但如果如果這個偉人或者家族隕落,那麼這個帝國的命運也往往是危險的,它的衰落和它的崛起是一樣快速的。
幼發拉底河畔的這個偉大家族就是阿黑門尼德,而這個家族所建立的帝國所有君主都出自這個家族,因而這個龐大的帝國也被稱為阿黑門尼德帝國,如果按照波斯曆史時期劃分,這個帝國就被稱為第一波斯帝國。
這個帝國和赫梯帝國、亞述帝國一樣,首先是靠強大的軍事征服橫掃周圍的所有反對者,當周圍的敵人、人民和城市都低下頭的時候,然後再把周圍的一切都納入帝國的秩序中。帝國最偉大的人物首先就是它的奠基人居魯士二世(公元前558——前529年)。
公元前612年米提亞王國和迦勒底人的聯盟為亞述帝國拉下了最後帷幕,之後,新巴比倫王國暫時成為這裏的朝聖地,米提亞此時則扮演一個配角,它既與新巴比倫王國保持著聯盟的關係,也時刻提防著它身旁的這頭獅子,而米提亞沒有想到,真正的獅子卻是它的一個附屬小國波斯。
波斯此時隻不過是一個由很多遊牧與農業部落鬆散組成的小諸侯,甚至還無法把它和真正的王國相提並論,應該說,這裏更像時許多遊牧部落的聚居地。與世界上許多遊牧民族一樣,波斯草原上的這些遊牧部落也是按照家族劃分的,而其中最強大的就是阿黑門尼德家族。公元前553,米提亞終於與新巴比倫王朝撕掉了維持他們和睦相處的那層羞羞答答的聯盟關係,雙方開始兵戎相見。而米提亞的內部實際上已經混亂不堪,於是波斯的阿黑門尼德家族領袖居魯士立即聯合草原上的各個部族對米提亞發起挑戰——這是一場艱苦卓絕而有卓有成效的反叛,僅僅經過三年的時間,即公元前550年整米提亞王國宣告滅亡,阿黑門尼德家族從米提亞人手中接過了統治權,波斯帝國的基礎就這樣在短短三年裏建立起來,居魯士此時也被尊稱為居魯士二世。
此時,當波斯帝國建立後,居魯士二世不但繼承了米提亞王國的統治權,也繼承了米提亞王國的難題:米提亞與新巴比倫王國之間的角逐孩子繼續,隻不過新巴比倫王國需要麵對的一個陌生的波斯帝國。
麵對這個難題,居魯士二世的解決方式頗為令人感到意外——他不是集中軍隊去衝擊新巴倫王國的邊界,而是揮師向南,繞過新巴比倫王國去遠征其背後的亞美尼亞、西裏西亞和卡帕多西亞等地,直到公元前546年居魯士二世終於滅亡了小亞細亞最西端的最後一個王國——呂底亞王國,並且於次年入侵希臘濱海地區各個城邦——這可以說是波斯帝國第一次入侵希臘世界,在希臘世界中產生了波斯恐慌,諸多地中海東部沿岸希臘城邦開始向雅典求援。
今天看來,居魯士二世的這種繞道征服當然是一種智慧的戰略選擇——如果直接挑戰新巴比倫王國的話,剛剛建立起來的波斯未必能夠擊敗這個強大的對手,反而有可能招來滅頂之災;相反,如果繞過新巴比倫王國而去攻擊它的背後的話,這樣波斯不但可以打通通向希臘、地中海的貿易通道,而且可以削弱新巴比倫王國在這一地區的影響,更為有利的是,這等於把手繞道敵人的背後掐斷了他的財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