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大雅典帝國(1 / 3)

過客啊,

請帶話給斯巴達人,

說我們踏實地履行了諾言,

長眠在這裏

這是矗立在溫泉關關口獅子狀紀念碑上鐫刻的銘文,它是在紀念公元前480年溫泉關戰役。的確,斯巴達戰士盡管沒能守住溫泉關,但他們很好地履行了諾言,然而雅典卻自食其言,對提洛同盟的成員背信棄義,雅典人由抵抗敵人的英雄變成了不可一世的主人,對這些盟友來說,波斯人走了,雅典人來了,都一樣。

薩拉米戰役後,昔日鬆散的希臘城邦原本那種在形式上是一種公民的經濟、政治、社會和意識形態的共同體,而其實質不過是一種早期奴隸製國家形態。這些城邦充其量不過是地中海眾多小王國中的一群,小國寡民是它的外部特征,根本談不上帝國的權威和實力,帝國權力不夠突出和強大。但在雅典,公元前7世紀末至6世紀末所發生的一係列變革,使雅典內部的矛盾消散,雅典已經初步具備了向外擴張的基礎,而這時波斯戰爭的爆發恰好為雅典的擴張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曆史機遇。雅典人迅速以此為契機,建立強大的艦隊,驅逐波斯勢力,使原本臣服於波斯的小亞西亞西部及附近島嶼和黑海地區的一些屬國轉而臣服於雅典,從而形成希臘及東地中海地區曆史上的雅典的帝國。

西方著名學者威爾·杜蘭曾對希波戰爭和薩拉米海戰評價道:“希波戰爭是歐洲曆史上影響最大的衝突,因為有這場戰爭的勝利,歐洲才能得以生存和自由發展。勝利的結果為西方文明贏得了發展其本身經濟生活(不需向外國朝貢和繳付稅捐)和政治製度(不受東方諸王的獨裁統治)的機會。這次勝利也使希臘獲得了一條首次大規模實驗自由的通暢大道,自衰竭的東方神秘中將希臘精神保存了300年之久,同時也使希臘商業獲得海運的完全自由,於Salamis之後所存下來的雅典艦隊,為希臘貿易開辟了地中海沿岸的每一個岸口,繼之而起的商業擴展提供了伯裏克利時代雅典在娛樂和文化上所需要的財務支援,——希臘終於進入了它的黃金時代”。

公元前5世紀後期,雅典進入了帝國時代,雅典人從經濟、政治、軍事、法律、宗教諸方麵強化對周邊藩屬國的統治,實際上用一種殖民地統治的方式幾乎完全控製了這些國家,因而這是一個完全意義上的海洋帝國,而不是一個鬆散的國家聯盟。在伯裏克裏時代,雅典經濟繁榮、政局穩定、文化昌盛,雅典是一個海洋帝國,它的領土在陸地上微乎其微,但在海洋上,雅典帝國的艦隊是地中海最強大的艦隊,它控製著整個東地中海及其沿岸地區。

雅典帝國的形成後其版圖已擴至提洛同盟的地理範圍,伯裏克裏時代雅典人直接控製下的屬國多達200個左右,愛琴海幾乎成了雅典帝國的“內海”,帝國人口總數約在1000萬以上,這一數字表明,雅典帝國已經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泱泱大國。

雅典憑借龐大艦隊和優秀的思想、開放的態度很快建立起一個有效的帝國體係。這個帝國可以說已經是一個相當發達的海洋貿易帝國,它的主體經濟早已不依賴農業生產,因此,它“勸告人民,拋棄田園,入居城市”,並且許諾說“人人都會有飯吃,有些人服兵役,有些人當駐防軍,有些人參與管理公共事務”,因為帝國僅從各地每年征收的貢賦就“足以維持2萬多人的生活”。雅典設有中央財務官,總攬帝國的財政事務,各屬國的貢金必須按時上繳,公元前5世紀30年代,每年貢金額平均約為600塔連特,到20年代初猛增至1300~1500塔連特。因此,大約自公元前5世紀中期,大批雅典公民開始脫離生產勞動,成為帝國中央和地方的行政管理人員——這個海洋帝國如此龐大,竟然需要如此大量的雅典公民去管理他們眾多的屬地!據亞裏士多德記載,他們當中包括1400多名官員,6000名審判官,1200名騎士,2500名重裝步兵,當然,還有4000人的護衛艦隊和2000人的索貢艦隊可見,在雅典帝國的形成過程中,帝國的擴張非常快,因此國家公職人員的數目是在成倍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