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腓尼基人的迦太基(1 / 2)

似乎我們不得不經常要提及腓尼基人,誰讓他們稱雄地中海長達800年呢?但也正因為如此,當遇到以冷酷無情著稱的羅馬人後,腓尼基人遭遇了滅頂之災。

我們一直忘記了一個傳說,那就是關於腓尼基人何以被如此稱呼的。“腓尼基人”實際上是紫紅色民族的意思,這來源於一個清淡的傳說,傳說在地中海有一個農夫弄丟了他寶貴的獵狗,於是他到海邊尋找,果然看見了他的那條獵狗,但發現這條狗正在啃咬一個貝殼,正當它用尖利牙齒使勁一咬的時候,貝殼中突然噴出一股紫紅色的汁液,濺到狗的鼻子上。農夫隻好幫它用海水清洗,但怎麼也洗不下去。農夫於是覺得這種貝殼的汁水一定是一種好染料,於是用它染了一匹布,結果那紫色如同盛開的花朵,並且曆久彌新。這種貝殼就是腓尼基海岸的特產,此後,當地的人就稱為“腓尼基人”。

而位於突尼斯城的迦太基(carthage),就是在公元前814年為腓尼基人所建。它是奴隸製國家迦太基的都城,也是當時北非地中海地區政治、貿易和商業的中心。“迦太基”在腓尼基語中為“新都”或“新城”之意,因為腓尼基人這個航海商業殖民主義者,他們的商船遍布整個地中海,他們在長達數個世紀的時間裏足跡幾乎踏上了地中海所有的沿岸,其後,他們向北非沿岸大規模移民,並終於在這裏開創了一個城市國家。即使在今天看來這也是一個宏偉的城市,古代的迦太基城占地315公頃,居民主要就是腓尼基人,古羅馬人稱他們為“布匿”,就是商人的意思。公元前六至五世紀迦太基極盛時期,西西裏島西部、巴利阿裏群島、撒丁島和科西嘉島都在它的管轄之下。

從公元前6世紀起,迦太基發展成為覆蓋地中海沿岸大部分地區的貿易帝國,迦太基城邦坐落在北非突尼斯北部,此時迦太基帝國勢力強大,繁榮富庶,威甲一方,是當時地中海地區政治、商業和農業中心之一。

但今天我們所看到的迦太基城隻剩下殘垣斷壁,而且就是這點殘垣斷壁也是羅馬人後來在原迦太基城上重建後的遺跡,真正的迦太基早已被羅馬人於公元前146年徹底焚毀後梨平,但從偶爾發現的迦太基的遺留物仍能看到“迦太基的正午”是如何燦爛奪目。

如前所述,腓尼基(Phoenicia)是古代中東的一個民族,起源於巴勒斯坦附近,是在聖經中就曾出現的古老民族。他們自古就是航海民族,因為巴勒斯坦曆來是一個溝通中東、黑海、地中海、埃及和中亞的十字路口,因此這裏是一個文明交融地,也正因為如此世界三大宗教均誕生於此。而腓尼基人既擁有商業民族的頭腦,又臨海而居,自然當仁不讓地扮演起商人、航海家、海盜和軍事家的角色。他們形成了一個滾動循環的良好模式——經商賺錢、建造艦隊、擴張勢力範圍,這是一個良性循環,因此他們能在數百年的時間裏一直占據地中海的貿易的半壁江山。

腓尼基人早在公元前13~前11世紀,就在巴勒斯坦定居,當他們發現當時的大帝國埃及、巴比倫、赫梯以及雅典的貴族流行穿一種紫色長袍的時候,他們立即將那個農夫發現的、本地特產的一種能製造出紫色燃料的貝殼進行加工,開始大規模生產這種紫色燃料,然後販賣給這些帝國的王公貴族,這可以說讓腓尼基人賺了第一桶金。此後,腓尼基人就如同後來的威尼斯商人,以商人慣有的刻薄、狡詐出現在地中海,傳說他們大批量地向西班牙傾銷橄欖油,結果賺取的白銀幾乎將船壓沉。當然,他們扮演的是多角色——他們白天是精明的商人,販賣來自印度、中東、埃及、多瑙河等世界各地的商品;夜晚他們不恥於充當海盜,把白天販賣出去的貨物連同這裏的居民一起洗劫一空;然後他們又沾沾自喜地成為奴隸主和奴隸的中間人,他們幾乎參與每一宗奴隸交易,把非洲沿岸的居民俘虜賣給所有需要奴隸的人;他們對賄賂官員、買通關卡非常在行,幾乎沒有他們走不通的路……就這樣,他們沾染了所有惡習,聚斂了所有財富,然後讓他們的家人成為新的貴族,迦太基就是當時最富庶的城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