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上都開平
蒙哥汗時期,忽必烈受命總領漠南漢地軍國事務後,南下駐紮在原來金蒙交界的桓州、昌州、撫州一帶金蓮川(今灤河上源一帶)地區。此地原名曷裏滸東川,因夏季盛開美麗的金蓮花,金世宗時易名金蓮川。忽必烈在金蓮川召集、延攬大量人才,形成了金蓮川幕府集團。金蓮川幕府集團後來成為忽必烈奪取和鞏固汗位的主要智囊團。出於長期經營漠南漢地的需要,蒙哥汗六年(1256),忽必烈準備在駐帳附近修建城池、宮室,於是命令藩府之臣劉秉忠占卜吉祥,選擇地點。劉秉忠選定了桓州以東、灤水(今閃電河)以北的龍崗(今內蒙古正藍旗北)之地。此地“龍崗蟠其陰,灤江經其陽,四山拱衛,佳氣蔥鬱”,“展親會朝”,“道裏得中”,既是遼闊坦蕩的天然牧場,也適宜建城。興建新城花了三年時間,先建宮室,後築宮城。竣工後,新城被命名為開平。開平城的興建,使忽必烈藩府得以較穩定地遷徙至北連朔漠、南控中原的金蓮川一帶,對忽必烈履行總領漠南使命和接受漢文化,均大有幫助。(《秋澗集》卷八十一《中堂事記》;《元文類》卷二十二《上都華嚴寺碑》)
關於開平城的興建,在民間還有忽必烈向龍借地建城的傳說。“相傳劉太保(劉秉忠)建都時,因地有龍池,不能幹涸,乃奏世祖當借地於龍。”忽必烈於是依照劉秉忠的建言舉行了借地的儀式。是夜三更天,雷聲大震,龍池之龍騰空而起,離開此地,次日正常施工,以土築地基。這一傳說說明了開平城修建之時,排幹積水是一項比較艱巨的工程。而《史集》中的有關記載恰恰印證了這一說法:為了修建宮殿,忽必烈與謀臣們進行了商議,“全體一致認為,最好的地點是開平府城旁草地中間的一個湖。人們便起議把它排幹。在該國中有一種用來代替木柴的石頭,這種石頭被大量地收集起來,還收集了許多煤;人們用石灰和碎磚把那個湖和它的源頭填滿;熔了很多錫進行加固。在升起達一人之高後,再在上麵鋪上石板……在那石板上麵,建造了一座中國風格的宮殿”。
中統元年三月,忽必烈在開平舉行忽裏台貴族會議,被推舉為第五任大汗。之後忽必烈與幼弟阿裏不哥之間爆發了爭奪汗位的戰爭,結果忽必烈擊敗了控製漠北的阿裏不哥,奪取了在漠北的和林舊都。然而,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麵的形勢或原因,致使忽必烈不願意也不可能繼續以和林為都城,來作為國家統治中心。
窩闊台汗建都和林以來,和林城內居民的糧食,主要依賴漢地,多是用大車自南向北轉運。忽必烈在位的三十餘年裏,朝廷經常運送糧食賑濟和林城的居民。假如繼續以和林為都城,勢必造成糧食等物資長途轉輸的更大負擔和壓力。更為重要的是,忽必烈總領漠南漢地多年,即汗位之地又在開平,他的主要統治基礎已在漠南和中原奠定。漠北和林長期就是與之爭位的阿裏不哥的勢力範圍,而且這裏也是固守蒙古舊俗的蒙古諸王的聚集區。在忽必烈看來,繼續以和林為都城,繼續走草原帝國的舊路,不利於蒙漢統治階層的聯合,不利於對中原漢地的管理和控製。而在藩邸舊臣的影響下,一心附會漢法的忽必烈日益意識到穩定和控製漢地的重要性,可以說忽必烈放棄漠北和林,實際上就是改革蒙古舊製、踐行漢法的重要的一環。
忽必烈即位後的三四年裏,多數時間駐於開平城,開平已是有都城之實而無都城之名。為了加強開平城的建設,中統二年(1261)十二月,忽必烈“初立宮殿府,秩正四品,專職營繕”。中統四年五月,忽必烈正式定開平為上都,設立上都路總管府,隨後又開始了大規模的上都營建。(《元史》卷四、五《世祖本紀》)
上都城由宮城、皇城、外城組成,皇城在全城的東南角,宮城則在皇城的中部偏北。上都宮城的主體建築為大安閣,始建於至元三年十二月。大安閣原是宋金故都汴梁的熙春閣,被拆到千裏之外的金蓮川,稍加損益而成。據說,汴梁熙春閣拆下的木材多以萬計,水浮陸輦,動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運抵上都。元代詩人筆下,都把大安閣當成元上都的象征,如“大安禦閣勢岹亭,華闕中天壯上京”,“大安閣是廣寒宮,尺五青天八麵風”。忽必烈臨朝、議政、接見臣下等重要儀式,經常在這裏舉行。大安閣內設有專門的禦榻以及祭祀神明的禮器。《馬可波羅行紀》中記載,大安閣“甚美,其房舍內皆塗金,繪種種鳥獸花木,工巧之極,技術之佳,見之足以娛人心目”。
除大安閣外,上都的漢地建築還有至元八年十一月建成的萬安閣。波斯史家拉施特說“在(上都)城的中央修建了一座宮殿和[另外一座]較小的宮殿”,估計指的就是大安閣和萬安閣。元人汪元量賦詩描寫萬安閣的早朝和宮廷侍從夜值:“鳳銜紫詔下雲端,千載明良際會難。金闕早朝天表近,玉堂夜直月光寒。”
在大安閣、萬安閣之外,見於記載的上都宮殿還有洪禧殿、水晶殿、香殿、宣文閣、睿思閣、仁春閣、鹿頂閣、歇山殿、崇壽殿、楠木亭、隆德殿、清寧殿、統天閣等。
上都的外城大體上呈正方形,每邊長約兩千兩百米,城牆(不包括皇城部分)全用黃土板築。外城的北部是皇家的園林,又稱北苑。皇城在外城的東南角,亦呈正方形,每邊長約一千四百米。皇城的東、南牆是外城東、南牆的一部分。上都城的東、南、西都有關廂,同時在東、西各有一座規模巨大的糧倉。
上都體現草原風格的宮殿為失剌斡耳朵。失剌又作昔剌,蒙古語意為黃色。忽必烈定都開平後,沿襲窩闊台汗和林舊例,設置失剌斡耳朵,作為自己在上都的行在和宴遊之所,即離宮。正如詩雲:“西內西城外,周圍十裏中。草陰迷輦路,山色護離宮。翠殿光凝霧,璿題影曳虹。鳴鑾時一幸,草木盡祥風。”(《近光集》卷一《上京雜詩十首》)
此外上都皇城中的草地四周築有圍牆。各式各樣的野獸飛禽在草地上生息繁衍,如麋鹿、鷹、兔等。忽必烈時常在圍牆內縱馬追逐麋鹿,一則取鹿肉喂鷹,二則消遣娛樂。
在上都城內,忽必烈還建起了孔子廟、佛寺、道觀及城隍廟。孔子廟和城隍廟先後建於至元四年和至元五年。忽必烈在上都所建佛寺,主要是龍光華嚴寺和乾元寺,分別在上都皇城的東北角和西北角。龍光華嚴寺建於忽必烈即位前的1258年,位於上都皇城的東北角。乾元寺建於至元十一年(1274),位於上都皇城的西北角。龍光華嚴寺是禪宗寺院,乾元寺是藏傳佛教寺院。上都道觀主要有位於城東、西的正一教派崇真宮、全真教派長春宮、太一教派太一宮以及壽寧宮等。不難看出,上都城的上述宗教文化設施,是儒、佛、道三教並立。
上都作為忽必烈建造的草原都城,既具有漢地式都城的風貌,又帶有蒙古草原行國的特色。它地處漠北蒙古與漢地的交通要衝,對加強蒙古宗王的向心力和元朝廷控製大漠南北,意義非凡。
由於忽必烈實行兩都巡幸製,上都城內除上都留守司以外的諸官屬因係季節性分司扈從,故其衙署建築均不正規,扈從官員的住宿也頗為簡陋。元初擔任中書省左、右司都事和翰林院編修的王惲曾賦詩描述他在上都的住所:“土屋甖燈板榻虛,一瓶一缽似僧居。”原平章政事廉希憲至元十五年(1278)扈從上都時,也是暫住在華嚴寺。一般蒙古及色目貴族、官宦應該是在氈帳中住宿的。宋本《上京雜詩》曰:“西關輪輿多似雨,東關氈房亂如雲。”可以為證。元人鄭思肖雲上都“四時雨雪,人鹹作土窖居宿。北去竟無屋宇,氈帳鋪架作房”,大體符合實際,也反映了忽必烈所建元上都草原都城特有的人文地理風貌。
忽必烈在上都舉行的祭祀主要是祭天和祭祖。“祀天於舊桓州西北郊,皇族之外,皆不得預禮也。”關於祭天的詳細情況,馬可波羅在其《行紀》中記載道:“每年八月二十八日,大汗離此地時,盡取此類牝馬之乳,灑之地上。緣其星者及偶像教徒曾有言曰,每年八月二十八日,宜灑乳於地,俾地上空中之神靈得享,而保佑大汗及其妻女財產,以及國內臣民,與夫牲畜、馬匹、穀麥等物。灑乳以後,大汗始行。”至元十三年五月初一,忽必烈又派遣伯顏等大臣赴上都近郊祭祀天地和祖宗,告以平宋大捷。(《秋澗集》卷八十一《中堂事記》;《元史》卷九《世祖本紀六》)
二 大都汗八裏
大都,突厥語稱做汗八裏,意汗城。大都城的前身為遼南京(又稱燕京)和金中都。1215年蒙古攻下金朝中都城,複改中都為燕京。蒙古滅金後,蒙廷在燕京設立行尚書省,派斷事官進行管理,燕京也因此成了蒙古控製漢地的中心。不過,飽經戰火和擄掠的燕京早已殘破不堪,“可憐一片繁華地,空見春風長綠蒿”。蒙哥汗時期,忽必烈負責總領漠南漢地軍事,蒙古劄剌亦兒部首領,木華黎國王的後裔霸都魯獻策忽必烈,認為燕京才是蒙古大汗理想的駐蹕之所。他講:“幽燕之地,龍蟠虎踞,形勢雄偉,南控江淮,北連朔漠,且天子必居中以受四方朝覲。大王果欲經營天下,駐蹕之所,非燕不可。”而霸都魯這番建議改變了忽必烈勸說蒙哥汗駐蹕回鶻的打算,忽必烈恍然大悟:“非卿言,我幾失之。”當然,一心固守蒙古傳統的蒙哥汗是不會遷都燕京的,而忽必烈後來也未向蒙哥汗提及此事。忽必烈與霸都魯的對話對將來遷都於燕京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後來忽必烈講,自己能夠居燕京以臨天下,實霸都魯之力也。(《國朝文類》卷六《燕城書事》;《元史》卷一百一十九《木華黎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