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宗穆皇帝永和四年(公元348年)
虎再與群臣議於東堂。虎曰:“吾欲以純灰三斛自滌其腸,何為專生惡子,年逾二十輒欲殺父!今世方十歲,比其二十,吾已老矣。”乃與張舉、李農定議,令公卿上書請立世為太子。大司農曹莫不肯署名,虎使張豺問其故,莫頓首曰:“天下重器,不宜立少,故不敢署。”虎曰:“莫,忠臣也,然未達朕意;張舉、李農知朕意矣,可令諭之。”遂立世為太子,以劉昭儀為後。
石虎殺了兒子石宣一家,也開始反省:“我要用純灰三斛洗滌我的腸子,為什麼專生惡子?一過二十歲就想著要砍老子!”
村婦罵兒子時,就說某某是從老娘腸子裏爬出來的,石虎也這麼罵有些好玩。謾罵永遠替代不了思考,石虎不知道兒子們犯上因為專製權力激發了遊牧民族的野性,兒子吃了雙料猛藥,再加上不論漢胡,大家族的老爸隻是一個精子提供者,父子之間“親情”二字鮮能落實。
忘記了過去,意味著背叛,總結錯過去,意味著重犯。石虎認為自己養活的都是狼崽子,長大了就要咬老爸,所以為了自己的安全,索性把位子傳給小兒子,等丫長大了,老子也翹了,愛咬誰是誰。於是立小兒子石世為世子,母以子貴,石世的生母劉昭儀立為皇後,這位劉皇後有些來頭,她是前趙皇帝劉曜的女兒。
石虎隻想到小兒子不會咬自己,但沒有想到其他大兒子會咬小兒子。石虎的另外兩個兒子燕王石斌、彭城王石遵皆握有兵權。石虎病重,以石遵為大將軍,以石斌為丞相,錄尚書事,以張豺為鎮衛大將軍、領軍將軍、吏部尚書,張豹與劉皇後算是有恩,因而是太子石世的人。石虎讓兩個哥哥和一個幹舅舅輔政,看上去不那麼美妙!
劉太後和張豺也知道老頭子的安排不對,貓狗不可能和諧一窩,於是先矯詔殺掉了石斌,接著計劃殺掉司空李農。老皇上雖然病重,但隻要活著,後黨就有很多機會下其手。公元349年,石虎同誌終於駕崩,石遵一看情形不對,於是聯合姚弋仲、蒲洪、劉寧、石閔、王鸞等一幹軍頭猛將,“呼啦啦”殺回了鄴城。
劉後召張豺入宮,隻哭泣而已,張豺哥哥但唯唯而已,挑一個最大的官送給石遵,石遵接到詔書估計隻是冷笑而已。大家都“而已”了,石遵做皇帝,這是必需的;張豺誅三族,這也是必需的;至於劉太後和現任皇帝石世,悄悄地全殺了,這也是必需的;把最大的官銜拿出來犒賞有功的軍頭猛將,這更是必需的。
在是役,石閔立功最大,被任命為“都督中外諸軍事、輔國大將軍”。
石世淘汰石斌,石遵淘汰石世,應該消停了吧,No,那是不可能的。沛王石衝在薊州,聽說石遵殺了石世,不服氣,於是率兵眾五萬南下,一路上居然增兵至十萬,估計當時失業率比較高,一聽有仗打,打仗就是工作,於是人馬越走越多。半道上,石衝收到石遵的大赦令,石衝想打退堂鼓,給自己找台階:“都是兄弟,死的就死了,活著的要和諧。”他的部將陳暹不幹,石衝想想也是,都弄這麼大陣仗了,以後肯定不能按人民內部矛盾處理,於是繼續鼓噪前進。石衝的部隊遇到了石閔的部隊,石閔是石家的終極克星,石衝先被俘後被殺,其士卒被坑殺三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