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皇帝隆安三年(公元399年)
孫恩因民心騷動,自海島帥其黨殺上虞令,遂攻會稽。會稽內史王凝之,羲之之子也,世奉天師道,不出兵,亦不設備,日於道室稽顙跪咒。官屬請出兵討恩,凝之曰:“我已請大道,借鬼兵守諸津要,各數萬,賊不足憂也。”及恩漸近,乃聽出兵,恩已至郡下。甲寅,恩陷會稽,凝之出走,恩執而殺之,並其諸子。凝之妻謝道蘊,奕之女也,聞寇至,舉措自若,命婢肩輿,抽刀出門,手殺數人,乃被執。
“孫恩,字靈秀,琅邪人,孫秀之族也。世奉五鬥米道。恩叔父泰,字敬遠,師事錢唐杜子恭。而子恭有秘術,嚐就人借瓜刀,其主求之,子恭曰:‘當即相還耳。’既而刀主行至嘉興,有魚躍入船中,破魚得瓜刀。其為神效往往如此。”
以上是《晉書》對孫恩出身的介紹。孫恩是孫秀的後人,孫秀是“八王之亂”中趙王司馬倫的謀主,攛掇司馬倫篡位登基。孫家是“五鬥米道”世家,當官可以世襲,解釋經典可以世襲,唱戲做賊也可以世襲,傳播民間宗教更可以世襲。這叫世家出身自會三分。
傳播民間宗教或者邪教最好要會一點魔術,魔術的真諦是障眼法,把真相掩蓋,讓你對虛幻“眼見為實”。可以想象,如果魔術師劉謙之流穿越到古代,絕對大教主一級的人物。在中國,障眼法(迷失真相)是搞政治的基本功,中國是一個政治魔術極其發達的國度。
孫恩的叔父孫泰是魔術高手,這在當時民智水平很凹的時代是相當蠱惑人的。孫恩發動民變,是農民起義還是群體事件,定義已經不重要了,反正對體製和社會的衝擊都是十分的。
“自帝即位以來,內外乖異,石頭以南皆為荊、江所據,以西皆豫州所專,京口及江北皆劉牢之及廣陵相高雅之所製,朝廷所行,惟三吳而已。”也就是說其他地方都被方鎮藩臣把持,朝廷法令能推行的地方僅僅是三吳,而這一地區很快被孫恩占據了,盜賊蜂起,人情危懼,維穩的“鴨梨”(壓力)那是相當的巨大。
會稽內史王凝之是王羲之的兒子,他們家也有家傳宗教,叫“天師道”,嗬嗬,這是一個人人都有信仰的時代啊!孫恩用的魔術是騙別人,王凝之的魔術是騙自己,王凝之對左右的人說,我已經借鬼兵把守各處要道,每處都有數萬名啊。嗬嗬,這哥哥以為自己是指環王呢。
魯迅講:“中國人的不敢正視各方麵,用瞞和騙,造出奇妙的逃路來,而自以為正路。在這路上,就證明著國民性的怯弱,懶惰,而又巧滑。一天一天的滿足著,即一天一天的墮落著,但卻又覺得日見其光榮。”
王凝之的老婆叫謝道韞,她是大世族謝氏謝奕的女兒,謝安的侄女。有一次謝安和子侄們開Party,恰好下大雪,謝安發問:“大雪紛紛何所似?”侄子謝朗對道:“撒鹽空中差可擬。”謝道韞馬上應:“未若柳絮因風起。”謝道韞由此一句跨入才女的行列。曹雪芹在紅樓夢裏用“詠絮才”來形容林黛玉,其實謝姐姐是文武雙全,老公請鬼兵不到被孫恩執而殺之,謝道韞“聞寇至,舉措自若,命婢肩輿,抽刀出門,手殺數人……”名門才女,武功了得,和《射雕英雄傳》裏的黃蓉有一拚,隻不過嫁的人不是靖哥哥。
孫恩在帝國腹地、士族高尚區實行了徹底的革命恐怖主義,階級仇是最強烈最持續的仇恨,貧富分化階級對立,有了階級覺悟的窮人對富人的仇恨比殺父奪妻更有甚之,因為貧困對他們的煎熬也是強烈的持續的。毛澤東說“階級鬥爭一抓就靈”,其實是階級怒火一點就著,貧富不均之下,暴力是最容易觸發的,而暴力一旦啟動,擴大化就是必然。
孫恩的階級革命也是草木被刃,石頭過火,“民有不與之同者,戮及嬰孩,死者什七八”。把縣官抓起來燉成湯,讓他們的妻子喝,不肯喝就肢解之。孫恩實行搶光殺光燒光的三光政策,大士族在三吳經營百多年的建設成果毀於一旦,階級革命能蕩滌一切,暴力怒火會吞噬一切,革命家鼓吹“無產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隻是鎖鏈。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但是這個世界用《紅樓夢》貼切的形容叫“白茫茫大地真幹淨”,用重慶話講叫“洗白”。
貧富懸殊導致階級仇恨,階級仇恨導致暴力革命,這個邏輯中國人最明白最熟悉。對權貴們講不要太過分,沒用;對憤青講不要太暴力,也沒用,中國一到大動亂大革命的前夜,整個社會充斥著的是一種無力感,深刻的悲哀就在這種無力之中,這就是中國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