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文庫總序(1 / 2)

有人將文化比作一條來自老祖宗而又流向未來的河,這是說文化的傳統,通過縱向傳承和橫向傳遞,生生不息地影響和引領著人們的生存與發展;有人說文化是人類的思想、智慧、信仰、情感和生活的載體、方式和方法,這是將文化作為人們代代相傳的生活方式的整體。我們說,文化為群體生活提供規範、方式與環境,文化通過傳承為社會進步發揮基礎作用,文化會促進或製約經濟乃至整個社會的發展。文化的力量,已經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在人類文化演化的進程中,各種文化都在其內部生成眾多的元素、層次與類型,由此決定了文化的多樣性與複雜性。

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來源於其內部生成的多姿多彩;中國文化的曆久彌新,取決於其變遷過程中各種元素、層次、類型在內容和結構上通過碰撞、解構、融合而產生的革故鼎新的強大動力。

中國土地廣袤、疆域遼闊,不同區域間因自然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等諸多方麵的差異,建構了不同的區域文化。區域文化如同百川歸海,共同彙聚成中國文化的大傳統,這種大傳統如同春風化雨,滲透於各種區域文化之中。在這個過程中,區域文化如同清溪山泉潺潺不息,在中國文化的共同價值取向下,以自己的獨特個性支撐著、引領著本地經濟社會的發展。

從區域文化入手,對一地文化的曆史與現狀展開全麵、係統、紮實、有序的研究,一方麵可以藉此梳理和弘揚當地的曆史傳統和文化資源,繁榮和豐富當代的先進文化建設活動,規劃和指導未來的文化發展藍圖,增強文化軟實力,為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思想保證、精神動力、智力支持和輿論力量;另一方麵,這也是深入了解中國文化、研究中國文化、發展中國文化、創新中國文化的重要途徑之一。如今,區域文化研究日益受到各地重視,成為我國文化研究走向深入的一個重要標誌。我們今天實施浙江文化研究工程,其目的和意義也在於此。

千百年來,浙江人民積澱和傳承了一個底蘊深厚的文化傳統。這種文化傳統的獨特性,正在於它令人驚歎的富於創造力的智慧和力量。

浙江文化中富於創造力的基因,早早地出現在其曆史的源頭。在浙江新石器時代最為著名的跨湖橋、河姆渡、馬家浜和良渚的考古文化中,浙江先民們都以不同凡響的作為,在中華民族的文明之源留下了創造和進步的印記。

浙江人民在與時俱進的曆史軌跡上一路走來,秉承富於創造力的文化傳統,這深深地融彙在一代代浙江人民的血液中,體現在浙江人民的行為上,也在浙江曆史上眾多傑出人物身上得到充分展示。從大禹的因勢利導、敬業治水,到勾踐的臥薪嚐膽、勵精圖治;從錢氏的保境安民、納土歸宋,到胡則的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從嶽飛、於謙的精忠報國、清白一生,到方孝孺、張蒼水的剛正不阿、以身殉國;從沈括的博學多識、精研深究,到竺可楨的科學救國、求是一生;無論是陳亮、葉適的經世致用,還是黃宗羲的工商皆本;無論是王充、王陽明的批判、自覺,還是龔自珍、蔡元培的開明、開放,等等,都展示了浙江深厚的文化底蘊,凝聚了浙江人民求真務實的創造精神。

代代相傳的文化創造的作為和精神,從觀念、態度、行為方式和價值取向上,孕育、形成和發展了淵源有自的浙江地域文化傳統和與時俱進的浙江文化精神,她滋育著浙江的生命力、催生著浙江的凝聚力、激發著浙江的創造力、培植著浙江的競爭力,激勵著浙江人民永不自滿、永不停息,在各個不同的曆史時期不斷地超越自我、創業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