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爾伽美什》塑造了一個忠於友誼和愛情、崇尚偉大事業的英雄形象,歌頌了吉爾伽美什敢於鬥爭的無畏精神。史詩故事曲折迂回,情節跌宕起伏,語言十分優美,不僅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而且也有極高的史學價值。
最早的《聖經》故事原型
1.來自男人肋骨的女人
關於伊甸園的故事,人們過去總以為是希伯來神話,其實,這個故事也起源於巴比倫神話。所不同的是在《聖經》中是蛇引誘亞當和夏娃,而在巴比倫神話中則是天神埃亞引誘了人。巴比倫神話也認為人類有了識別善惡的能力、智慧,若能長生不老,便可以和神平起平坐,因此,巴比倫的眾神不允許人類擁有智慧和長生不老。在巴比倫神話中,人們對蛇也抱有很大的偏見,認為蛇是最狡猾的動物。在《吉爾伽美什》史詩中,蘇美爾的英雄吉爾伽美什曆盡千辛萬苦,獲得長生不老的仙草之後,本想拿到家鄉與父老鄉親共享,但半途卻被蛇偷吃了。因此,蛇每年蛻皮後變得更加年輕,而人卻因為蛇的罪惡而無法返老還童,注定要衰老死亡。
不久前,考古學家在兩河流域古城遺址廢墟中,發現了一幅奇怪的雕刻。雕刻的正中有一棵樹,樹上盤著一條蛇,樹的兩邊分別有一男一女。人們推測這大概就是亞當和夏娃故事的原型。
但是,人們對上帝用亞當的肋骨做成夏娃的情節還是產生了疑問。既然上帝有的是泥土,可以用泥土創造男人,也就可以用泥土創造女人,為什麼非要用亞當的肋骨來創造女人不可呢?相信神可以用任何方法來造配偶,但卻選了亞當身上的肋骨,是否因為肋骨最貼近他的“心”呢?是否因為神要這位作丈夫的,不但承認夏娃是他骨中的骨、肉中的肉,而且更要他用“心”來體貼她、愛她呢?當神把夏娃領到亞當麵前的時候,亞當脫口而出:“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這是聖經記錄第一句出自人口中的話語。這句話何等動人,何等美好!這是人類第一對男女的情話,也是人類第一對夫妻的誓言。從此,在美麗的伊甸園裏,這一對兩情相悅的新人,在神的祝福之下,締結了第一次婚姻,組織了第一個家庭。
然而在古巴比倫文獻中卻為這個問題提供了另外一個令人驚歎的答案。原來,在蘇美爾神話中也有一個樂園,名叫迪而門。水神和智慧之神恩基引來清澈的泉水灌溉著樂園,地母寧胡爾薩格使樂園長滿各種奇異的植物。但是恩基雖然號稱智慧之神,卻十分貪吃,他乘地母不在時把這些奇異的植物統統吃光。地母聽說後勃然大怒,惡毒地詛咒恩基,要他立刻死掉。於是恩基立刻病倒,危在旦夕。這時,眾神束手無策,幸虧狐狸施展妙計,誘使寧胡爾薩格創造了八位神祗,分別治療恩基的八髒,使之恢複健康,恩基這才得以逃脫大難。在寧胡爾薩格創造的八位神祗中,有一位女神寧姬,她的名字在蘇美爾語中便有“來自肋骨的女人”或“賦予生命的女人”之意。古代猶太教祭司在改編蘇美爾神話的過程中,很可能誤將“來自肋骨的女人”說成是上帝用肋骨創造女人,而這個女人名叫夏娃,則正好是與寧姬的另一含義相同。不知這是曆史的巧合,還是文明相互碰撞的結果。
2.大洪水:遠古的傳說
亞當和夏娃的後代不斷地繁衍,世界上的人口也越來越多,但是,由於上帝的詛咒,人們隻有付出艱苦的勞動才能勉強度日。因此,人們的內心不免充滿了對神的怨恨和惡念。同時,人們之間也互相殘殺,互相掠奪。在上帝眼裏,人類終日所為,都是罪惡。
上帝看見這種情況,心裏十分憂傷,他後悔自己創造了人類和一切,決定要消滅所有的人和動物,鏟除這個罪惡的世界。但是他又不想累及無辜,便把自己要毀滅世界的決定偷偷地告訴了諾亞。因為在上帝看來,在所有人之中,隻有諾亞是一個純粹的義士、完人和敬奉上帝的人。上帝命令諾亞用歌排木造了一艘方舟,帶上他的全家老小以及各種飛禽走獸各一對登上方舟,以保全性命。
諾亞按照上帝的命令,帶著全家老小,以及各種飛禽走獸各一對進了方舟。過了7天,天上果然降下了傾盆大雨,這天據說是2月17日。大雨一直下了40個晝夜,把世界上最高的山峰都淹沒了。洪水到處泛濫,淹沒大地長達150天之久。地上所有的人和飛禽走獸都被淹死了,隻有諾亞方舟載著他一家老小和動物們漂泊在無邊無際的茫茫水麵上。
上帝惦記著諾亞一家和方舟裏的動物,他止住天上的大雨,讓洪水慢慢地消退。150天過後,諾亞方舟正好漂泊到阿拉特山。10月1日,山峰開始露出水麵。諾亞等了40天後,便打開方舟的窗戶放出了一隻烏鴉,那隻烏鴉沒有回來。他又放出了一隻鴿子,去看看洪水是否已經從地麵退卻。可是,那隻鴿子飛回來了,因為它找不到落腳的地方。過了7天,諾亞又把鴿子放出去。傍晚時分,鴿子叼回一根新鮮的橄欖枝,帶來了洪水開始消退的好消息。從此,鴿子和橄欖枝就成了世界和平的象征。又過了7天,他第三次把鴿子放出去,這次它再也沒有飛回來,因為洪水已經消退,地麵露出來了。據說經曆整整一年的時間,地上的洪水才全部退盡。
諾亞和他的家人、動物走出方舟。他建造了一座祭壇,向上帝獻祭,感謝拯救之恩。上帝決定今後不再用洪水毀滅人類,並以彩虹為記,作為他與地上一切生物和好的標記。據說諾亞的3個兒子,後來分別成了人類3大支派的祖先:雅各是北方民族的始祖,閃是閃族的始祖,含是古什、埃及、利比亞和伽南人的始祖。
諾亞方舟和蘇美爾神話的淵源關係,是19世紀70年代發現的。19世紀50年代初,大英博物館的研究人員花了多年時間,把從尼尼微發現的2.4萬多塊楔形文字碑分類釋讀。一位叫做喬治·史密斯的亞述學學者一天在考察一堆破碎的石碑時,他偶然讀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東西。碑文記載了古巴比倫時期,上帝派大雨和洪水來懲罰邪惡有罪的人類時的情景。在那次大災中,一個人造了一隻木船,載上家人和許多動物,在洪水中幸存下來。史密斯意識到,碑文記載的故事極像《聖經·創世紀》中描述的《洪水與諾亞方舟》的故事。他的這一發現引起了軒然大波,因為當時英國的基督徒把《聖經》奉為天書,認為它是神的啟示,難以接受諾亞方舟來源於蘇美爾神話的事實。可惜的是那塊有關洪水故事的碑已破碎,史密斯也因此無法提供巴比倫故事的全文。於是一家叫《每日郵報》的倫敦報紙派史密斯去尼尼微找回破裂碑文的殘餘部分,有史以來的奇跡般的巧合出現了,史密斯竟然在不到一星期的時間裏就找到了那塊遺失碑文的其餘部分。由此,史密斯發現了《聖經》中諾亞在《蘇美爾史詩》中的原型齊烏素德拉。
20世紀20年代,英國考古學家吳雷在烏爾城進行考古發掘時,意外地在古城牆遺址之下7公尺深處發現了震驚世界的烏爾王陵。王陵距今約4千年之久,藏有大量稀世珍寶。接著,他又在地下13米的深處發現洪水泛濫留下的流沙和淤泥,厚度約3米多。這樣厚的沉積層,它的沉積時間據推測要3百多年之久。在這個地層下麵,則是另一個不同民族的居民留下的遺跡。這說明在遙遠的古代(約5600~5900年前)曾經有一次持續時間達幾百年之久的大洪水毀滅了當地原始先民的家園。這些原始先民現在被稱為歐貝德人,他們雖沒有被大洪水全部消滅,但也是所剩無幾了。洪水消退之後,另一個民族來到兩河流域定居,他們就是後來創造了人類最古老文明的蘇美爾人。這場浩劫的記錄,長期保留在蘇美爾人的傳說中。因此,在蘇美爾曆史文獻《蘇美爾王》中,也有大洪水的記載,並且把這次大洪水作為蘇美爾曆史的新起點。可以說,這些傳說在某種程度上,是反映了遠古時代的真實曆史。當然,它也被祭司們抹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把大自然對人類的征罰變成了神對人類的懲罰,以此證明人類必須無條件地服從神的統治。
充滿詩意的《遠征記》
公元前11世紀左右,古巴比倫王國被赫梯人所滅,自此兩河流域陷入了長期的混戰狀態。此時,巴比倫北方的亞述開始崛起,經過幾百年的苦戰,終於擊敗所有對手,建立了亞述帝國。
亞述帝國的建立,與薩爾貢二世(約前721~前705)的野蠻好戰是分不開的。
薩爾貢二世在位時,亞述最強大的敵人是烏拉爾圖王國。公元前714年,他親自率領大軍進攻烏拉爾圖,大軍所向披靡,如入無人之境,烏拉爾圖國王薩杜裏二世兵敗自殺。亞述軍隊殲滅了敵軍主力,毀滅了烏拉爾圖主神哈爾基神廟,占領大片領土,奪得大量財富、人口而還。
關於這次遠征,薩爾貢二世有一篇充滿詩意的遠征記,它是世界最早的軍事文學作品之一。遠征記描寫他的龐大軍隊行軍揚起的灰塵,好像天邊的烏雲,遮天蔽日;他的軍隊士氣高昂,好像怒吼的雄獅,威震百獸;他的軍隊英勇殺敵,好像飛蝗吞噬莊稼,幹淨徹底。的確,經過幾百年連續不斷的征戰,亞述已經鍛煉出一支鋼鐵般的強大軍隊。這支軍隊兵種齊全,有步兵、騎兵、戰車兵、工兵、水師等部隊。軍隊裝備精良,進攻性武器為鐵兵器,防禦裝備有盔甲、盾牌。工兵裝備有撞城器,這種武器猶如現代的坦克,隻是這種“坦克”不能發射炮彈,隻能以觸角去撞毀敵人的城門或城牆。還有坑道兵,專門挖洞破壞敵人的城牆。據國外學者研究,亞述帝國是世界最早掌握淬火技術和全麵地、大規模地使用鐵兵器的國家。亞述正是依靠這樣強大的軍隊和先進的兵器,才得以在西亞地區所向無敵的。
薩爾貢二世在消滅烏拉爾圖王國之後,又出兵征服了伊朗的米底(今哈馬丹)地區。伊朗曆史上的許多重大事件,有賴於他的遠征記才得以保存下來。
薩爾貢二世像阿卡德王薩爾貢那樣,也是個出身不明的人物。他可能是亞述王提格拉特帕拉薩三世的次子,在其兄被神廟祭司集團暗殺之後繼位為亞述國王。但也有人認為他並非王族,而是依靠武力篡奪了王位。
薩爾貢二世上台時,正當亞述內外交困之際,以國王為首的軍事官僚集團和以神廟祭司為代表的工商業貴族勢力發生了衝突。各附屬國紛紛起而反抗,便亞述帝國的統治搖搖欲墜。因此,他上台之後,對內改變其父片麵支持軍事官僚集團的政策,以大量授予城市自治權的手段籠絡神廟祭司,建立以軍事官僚和神廟祭司集團為支柱的專製王權,鞏固了內部的統治。
薩爾貢二世是亞述帝國最有名的征服者,但他對被征服地區的政策有很大改變。他把亞述曆代諸王對被征服地區實行的殘酷的屠殺政策,逐步改變為強製移民政策,企圖誘使被征服地區人民停止反抗。
公元前713年,他下令軍隊進攻耶路撒冷城,軍隊將領拉伯沙基就向城裏的猶太居民喊話:
“你們要與我和好,出來投降我,各人就可以吃自己葡萄樹和無花果樹的果子,喝自己井裏的水。等我來領你們到一個地方,與你們本地一樣,就是有五穀和新酒之地,有糧食與葡萄之地,有橄欖樹和蜂蜜之地。好使你們存活,不至於死。”
可是,他的這種欺騙性宣傳並不奏效,因為對於被征服地區的人民而言,被強製背井離鄉遷移到異國他鄉也是巨大的災難。因此,被征服地區人民仍在頑強抵抗,亞述的屠殺政策也沒有停止。他們把當地壯丁全部殺死,村鎮徹底毀滅,婦女兒童則作為戰俘強製遷往他鄉,充當王室農莊的勞力。
亞述這種極端殘酷的政策,也許是由於亞述人的極度自卑所致。因為他們自知比西亞其他國家落後,就對文明程度較高的被征服者采取野蠻的報複手段,企圖以此消除自己的自卑感。
公元前705年,薩爾貢二世死於遠征伊朗的戰爭中,但記錄他遠征軍事的文學作品,卻流傳至今。千古風流功與過,任憑後人說。
人類最早的地圖
20世紀末期,考古學家在伊拉克北部的約爾根特佩發現一幅公元前2300年製作、現已磨損的小塊地圖。從地圖上可以看到一片地區,四周為小丘環抱,一條運河或水道從中穿過,而且標出了被占用的土地的位置——在地圖中央用楔形文字標明了土地所有者和土地的麵積。這塊泥版上的文字多已損壞,無法辨認,但周邊代表東南西北的字樣還清晰可見,使之成為迄今發現的有地圖基本特征的世界上最早的地圖。
美索不達米亞人繪製地圖最初是為了土地交易。在隨後的2000年裏,美索不達米亞又出現了種類繁多的地圖和平麵圖。地圖可分為三類:一是主要包括耕地、城牆和運河的圖,這些都是為土地交易而繪製的土地平麵圖;二是城鎮圖;三是世界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