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國門紀事(1 / 1)

1903年(光緒二十九年)

1月6日。外務部劄行總稅務司,政府已著派溥倫貝子為美國聖路易斯博覽會正監督,黃開甲(候選道)和東海關稅務司柯爾樂充當副監督,參加博覽會。

1月14日。英國再次擴張在天津的租界,把英租界向西擴展到舊海光寺大道,向南沿馬場道擴展到佟樓,計占地3928畝。津海關道予以承認。

1月24日。總稅務司通令:公布郵遞包裹章程。

3月8日。東清鐵路公司開辟大連——長崎海上定期航線。

4月8日。沙俄交還營口到期,但俄拒不履約撤兵。

4月18日。沙俄向清政府提出新要求7項。

赫德向清政府提交了一份關於幣製改革的建議,以金單位償付庚子賠款。並建議清政府設造幣廠,鑄造能在國際上自由通兌的貨幣,並發行債券。

4月24日。日本駐津總領事伊集院彥吉與津海關道唐紹儀簽訂《天津日本租界拓展條約》,承認日本私自擴充的租界,其總麵積為2150畝。

6月29日。總稅務司第1087號通令:告知實施中英商約(馬凱條約)應采取之步驟。

7月14日。東清鐵路全線正式通車。該線直達俄國境內,連接歐亞大陸,溝通大連港與東北腹地的大動脈。

7月26日。拱北關“金星”號關艇是日在九洲洋麵巡邏時,應民船的請求在東澳島附近抓獲海盜6人。

7月28日。中英在北京換文批準《續議通商行船條約》(馬凱條約)。

8月12日。沙皇頒布《暫行遠東統治條例》,設遠東總督府於旅順。

8月16日。潮海關雜役林渭在執行守門任務時,被英籍關員華頓毒打致傷,經治療無效死亡。事後,潮海關將華頓開除公職,但英國公使館法庭僅判處其5個月徒刑。

9月1日。津海關在征收海關稅的同時,另征海關稅1%作為附加的河工捐。

9月9日。鎮江關施行《火油池試辦章程》,共13條。

10月29日。中法簽訂《滇越鐵路章程》,規定為築路工程及鐵路運行由鐵路公司進口之機器或部件應免繳關稅。

11月21日。總稅務司第1110號通令:關於運往威海衛租界地貨物保障稅有關規定。

11月23日。總稅務司第1111號通令:關於日本船隻在內河航行無船隻大小或噸位之限製。

11月。浙海關七裏嶼燈塔改裝閃光燈。建造江東驗貨房,計費關平銀753兩。

12月22日。膠海關在關內設立關銀號,專事征收稅款,報稅者不用再到德華銀行完稅。

12月28日。兩廣總督岑春煊通知梧州關:即日起對茶、糖、煙、酒、土鴉片出口加征30%關稅。

總稅務司致副總稅務司函,關於商標注冊事。

是年。九龍關邊境各關廠進行調整。調整後,稅收關廠為大鏟、伶仃、深圳河、三門等4處;緝私關廠為桂廟、沙頭、龍津圩、羅坊、鹽田、溪湧、南澳、疊福等8處;稅收兼緝私關廠為沙魚湧、沙頭角兩處,並動工興建南澳、羅坊、沙頭關廠新址。同時,調入“專條”號緝私艇,使關艇增至10艘。全關人員經常保持在華籍人員700人,外籍人員70人左右。

清政府設立商部。

兩廣總督岑春煊先後批準香港客輪定期來往汕尾、沙魚湧、鹽田、疊福、深圳、後海、大鏟等非開放口岸。

稅務司對接管後的廈門常關進行裁員,由227人裁至54人。

潮海常關委員沈慶宣布廢除常關各口多年實行的稅收數額承包製度,並合並、取消了若幹小卡口。自此,潮海關監督公署管轄7個常關和7個分卡。

本年東海關常關碼頭東西兩側海牆竣工1/3,形成東西兩太平灣,小船可駛入避風浪。

江漢關增設劉家廟及大智門兩個子口卡。

江漢關製訂《洋商赴內地采買土貨暫行章程》。

金登幹為解決張燕謀和德璀琳關於開平煤礦案提出建議。

由赫德選定的接班人裴式楷遭到英國外交部反對,金登幹奉赫德指示密切注視事態發展,及時向赫德報告。

重慶郵政局於夔州府設立分局。

本年度各關稅收共計30530688海關兩,其中進口稅9728064海關兩,出口稅9434854海關兩,複進口稅1617611海關兩,藥土稅2232197海關兩,船鈔953575海關兩,內地子口稅1859315海關兩,洋藥厘金4705070海關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