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部尚書載振奏請改革官製,將各部院官製及滿蒙漢八旗官製逐一改正,並請將諸堂官兼差舊例,統行革除。
中日全權大臣舉行第七次會議,續商新奉鐵路、吉長鐵路、大營鐵路問題,議定鴨綠江采木問題,商談中韓陸路通商問題。
11月30日。清廷蠲緩直隸開州、武清、滿城等被水旱州縣本年糧賦。
湖廣總督張之洞在武昌主持召開湖北、湖南、廣東3省紳商代表會議,籌劃自辦粵漢鐵路。
中日全權大臣舉行第八次會議,開始討論中國提出的增款,關於撤兵及護路兵問題,爭論激烈。
本月。任景豐拍攝中國第一部影片《定軍山》設在北京琉璃廠土地祠的豐泰照相館從德國商人在東交民巷開設的祁羅孚洋行購得法國木殼手搖攝影機1架及膠片14卷,開始拍攝影片。豐泰照相館的創辦人是任景豐,青年時代曾在日本學過照相技術,1892年,他在北京開設的豐泰照相館是當時絕無僅有的一家,生意極為興隆。他有感於當時在中國放映的都是外國影片,而且片源缺乏,於是便萌生了攝製中國影片的念頭。豐泰照相館是在其院中的露天廣場上拍攝第一部影片的,內容是由中國著名京劇演員譚鑫培主演的《定軍山》中“請纓”、“舞刀”、“交鋒”等場麵。攝影師是該照相館技師劉仲任,前後拍了三天時間,拍成本片。這是中國最早的一部戲曲片,也是中國人自己拍攝的第一部影片。
12月
12月1日。中德在北京簽訂《會定青島設關征稅修改辦法》。參加簽訂人員,中方為總稅務司赫德,德方是德國駐京大臣穆默。1899年4月17日中德曾簽訂《青島設關征稅辦法》,本次簽訂的條約是對《青島設關征稅辦法》的重要修改。1898年,德國利用山東巨野教案向清政府強租膠州灣之後,便想參照香港的自由港製度,把膠州灣租借地發展成為德國在遠東的商業根據地,以更有利於對中國的經濟掠奪。因此,在《青島設關征稅辦法》中,把整個租借地都劃為自由港的範圍,規定由海路運進青島口岸的貸物均不征進口稅,若貸物由膠州灣租借地赴中國內地,則由青島海關征收進口稅。中國內地土貨運至青島亦照此辦理。德國原以為這樣可以大大促進租借地內工商業的發展,但效果並不理想。原因之一是中國商人不願進入租借地內購買貨物而惹麻煩;第二個原因是走私現象嚴重,影響了正常貿易。20世紀初,列強紛紛與清政府進行修約談判,德國趁機要求對原《青島設關征稅辦法》進行修訂。修訂後的辦法從保護租借地殖民當局的利益和租借地工業出發,規定了大量貨物的免稅和租借地內工業產品出口的優惠待遇。無稅區的劃定和海關稅款二成交殖民當局的規定,則一方麵使自由港製度趨向完善,另一方麵使殖民當局得以用中國的稅款擴大殖民建設。全文共8條。修改辦法實施後,青島港的貿易得到迅速發展,成為北方各港口中僅次於天津的第二大港,但青島貿易明顯地具有帝國主義與殖民地半殖民地貿易的特點,如洋貨進口多於土貨出口,進口的洋貨是工業品,而出口的土貨多是原料或半成品等。
中國留日學生總會幹事長楊度及全體留日學生向出使日本大臣楊樞呈送《學生公稟》,反對日本《取締留學生規則》。
12月2日。新疆巡撫潘效蘇奏準新疆以屯牧養兵丁之辦法,寓兵於農,可節省大量兵餉。
因上月《日韓保護協約》簽訂,日本強行“統監”朝鮮,清廷於本日將駐朝公使曾廣銓撤回。後改設總領事,駐漢城,節製清駐朝各分口領事,原設駐漢城總領事裁撤。
中日全權大臣舉行第九次會議,續議撤兵及護路兵問題,無結果,又議日兵占用中國公私產業問題,議定約款一條。
12月3日。東京弘文學院等校中國留學生代表在留學生會館籌商對策,決定次日赴駐日公使館請願。後來留學生反對取締規則即以各校代表作為領導集體,逐漸擴充至10餘校,形成留日各校學生代表聯合會,以胡瑛、韓汝庚、宋教仁、田桐、秋瑾、吳玉章等為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