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各有打算(1 / 2)

房間裏另外的兩個人,也就是林家家主嘴裏所說的裏克斯男爵,跟哈曼族長兩個人,聽見林家家主這樣說了之後,也不由的紛紛鬆了一口氣。

然後就聽見哈曼族長說道“我早就說了,那個小子雖然有一些本事,但到底還是年輕氣盛,隻要我們使出一計,對付他還不是手到擒來。”

林家家主接著說道“是呀,本來還以為他還算是一個梟雄之輩,但沒有想到,連這麼明顯的計謀都沒有看出來,看來以前發生的那些事情,明顯是這個小子的運氣好呀,但我就不明白了,就算這小子一時間為了麵子而要出兵暹羅的話,他身邊的那些人也應該看的出來呀。”

這個時候,一直聽著兩人說話的那個紅發碧眼的人也就是裏克斯男爵說道“兩位族長大人,根據我對於你們東方人的研究來說,並不是那個大明的太子看不出來這個計謀,但就算他或者他身邊的人看出來的話,也沒有用,因為你們東方人都把所謂的麵子跟尊嚴放在首位,為了這個別的都可以不要。所有用你們東方人的一句俗語叫做,不得也而為之。”這個紅發碧眼的裏克斯男爵一開口說的就算漢語,雖然音調有些怪,但還是能聽的懂得。

聽到裏克斯說的一番話後,三人一時間都沒有說話,隻有林家家主吩咐那個一直跪在下麵的騎士說道“雖然明軍已經開始往暹羅而去,但為了保證不出意外的事情,你們還是要加緊探查,如果有什麼事情發生,一定要飛馬來報,等到明軍進入暹羅的時候在前來稟報。”

在騎士領命出去之後,屋子裏的三個人又開始了激烈的討論。

就在這三個人在這裏想盡一切辦法來算計朱常熾跟這個大明的時候,從西京出發的大明軍隊已經來到了緬甸跟暹羅交界的地方,孟塔城,孟塔是個小縣城,因為跟暹羅隻隔了一條溫江,因此為了防備暹羅的侵犯,這個小城裏的人很少,大多數都是一些老軍人退伍之後在此定居了。雖然最近的一百多年都是緬甸渡江攻打暹羅,而暹羅每次都是被動的防守。

站在孟塔城頭望著不遠處的溫江,朱常熾耳邊正聽著明軍斥候將領的稟報。

隻聽斥候將領說道“啟稟太子殿下,自從我軍來到溫江之後,我斥候營就開始到處收羅能夠用以渡江的船隻,但到現在為止,我們還是指收羅到了不到五十隻船,並且其中還有三十多支是隻能載重不足十人的漁船,因此如果我五萬大軍想要一起渡江的話,隻能重新造船。”

聽到斥候將領的稟告後,朱常熾心中奇怪的問道“沒有船隻嗎,怎麼可能,孤在前來的時候,就是因為觀看了緬甸宮中所留下的資料,說是幾十年以前,緬軍在上次大軍攻打暹羅的時候,當時的緬王就是在這裏渡江前往暹羅的。”當時為了讓十幾萬緬軍順利的渡江,緬王讓人提前半年時間,造了五百多艘能載重五十人的大船用以渡江。而朱常熾之所以選定從這個地方前往暹羅,除了距離最近以外,這些能夠用最快的速度渡江的船隻也是他選擇這裏的原因。

但現在卻聽到沒有船隻,朱常熾怎麼能不感到奇怪呢。

於是朱常熾問道“你們可有仔細的調查嗎,有沒有問過當地的縣令。”

聽到朱常熾的問話後,斥候將軍回答道“殿下,並非小人跟兄弟們不努力,而是因為這附近真的沒有船隻,關於殿下所說的以前緬王所留下的用以渡江的船隻,已經全部都被毀了。”

“毀了,誰毀了。”

“是一個叫做驁放的縣令,他是在上次緬軍前去攻打暹羅失敗之後,前來孟塔城擔任縣令的,雖然上次緬軍攻打暹羅失敗了,但當時的緬王並沒有灰心,當時的緬王還想等帶下一次在前去攻打暹羅,因此當時這些船隻被保留了下來。

緬王會到國內沒有多久的時候就因為意外而死去了,因為老緬王死的突然,因此當時的緬甸為了爭奪王位而導致了內亂,從而讓盛極一時的緬甸也一下子就衰落了下來,而這個叫做驁放的縣令就是在這場內亂中吃盡了苦頭,因此等到內亂平息,他被派到這裏擔任縣令之後,他就一直認為是攻打暹羅才導致了緬甸的衰落,導致了自己受到了這麼大的罪過,因此當時他不知道是處於忠心為國或者是為了泄憤,但在他的命令下,這些花費了打量人力、物力的船隻就這樣消失於一把大火裏了,而當時的緬甸國內剛剛才平定下來,因此也沒有人來管這些小事,而緬甸王宮裏更不會有記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