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們還無法完全解讀伊特魯裏亞人的文字。因此,長期以來,人們都說它是個神秘的民族。我們尚不清楚伊特魯裏亞人是否特指某個固有的民族。即使在古代,伊特魯裏亞人似乎也是對居住在現在的托斯卡納、翁布裏亞和拉齊奧的人的統稱,就好像美利堅合眾國的公民都叫美國人一樣。
我們也不知道這些伊特魯裏亞人來自何方。有曆史學家說他們是從小亞細亞橫渡大洋而來,也有學者認為他們是從內陸南下而來。但是,不管怎樣,他們在公元前9世紀就已經掌握了鐵器的製造方法。
意大利中部有很多礦山。在此地定居下來的伊特魯裏亞人充分利用了這一大自然的恩賜,他們漸漸成長為擁有高超技術的民族。技術力的提高同時帶動了經濟的發展。於是和同樣經濟高度發展的希臘人之間的交流出現了空前的盛況。考古學家在伊特魯裏亞人的遺物中,發現了許多出自希臘的壺,其數量之多令人咋舌。而且,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些東西竟都出自希臘本土,而非意大利南部的希臘殖民城市。伊特魯裏亞人除了製造業之外,還開始涉足海上的貿易通商。他們雖然居住在山上,但是通常會有自己的港口,盡管距離可能有些遠。所以擁有豐富礦山資源的埃爾巴島自不必說,他們甚至還到達過科西嘉和撒丁群島上。環繞群島的那個海現在仍叫第勒尼安海,而第勒尼安海的意思就是伊特魯裏亞人。
公元前8世紀,他們的勢力圈擴張到了北至流經佛羅倫薩的亞諾河,南及流經羅馬的台伯河之間的整個區域。至今依然完好無損地矗立在這個區域內的城市就像前麵所說,都始於伊特魯裏亞,因此它們幾乎都在山上。
古代伊特魯裏亞采用聯邦製,共有12個城邦國家。在這12個城邦國家中,我們知道的有阿雷佐、沃爾泰拉、丘西、維泰博、奧爾維耶托、塔奎尼亞、切爾韋泰裏、維愛和佩魯賈這9個城市,其中7個城市留存至今。然而,伊特魯裏亞人盡管采用了聯邦製,但是各城邦國家的獨立傾向非常明顯,能做到統一行動的常常隻是宗教上的事情,而在政治、經濟及軍事方麵要采取統一行動則異常困難。究其原因,主要是這12個城邦國家基本上都旗鼓相當,沒有一個國家明顯比其他國家強大,因此也沒有哪個城邦國家可以占據主導的地位。而正是這一點,後來成了他們的致命之處。
伊特魯裏亞人對死者采用的是遺體埋葬法,所以墳墓建得都很精致,感覺好像是把地麵上的房子按比例縮小以後搬到地下一樣。一個有權勢的人的墳墓內,不僅壁畫色彩斑斕,隨葬品也極盡奢華。如果單看這些東西,人們一定以為伊特魯裏亞人是一個愛好和平、不好戰的民族,是一個純粹靠技術和通商來構建繁榮的平和的民族。尤其是他們的雕像顯示出的祥和,甚至可以讓看到這些的我們心情變得平靜起來。然而,遺憾的是,這一切隻是生者為死者的死後生活提供的點綴而已。真實的情況是,伊特魯裏亞人和其他民族一樣,性情並不溫和,他們對和平沒有偏愛,也不厭煩戰爭。
圍繞第勒尼安海的製海權,他們與迦太基和希臘有過衝突,他們也有用活人做祭品的習俗。讓古羅馬人癡狂不已、人獸間搏鬥的各種角鬥項目,原本也是伊特魯裏亞人熱衷的競技形式。如果僅僅根據墳墓內的壁畫上極盡享樂的生活場景,就認為這是個耽於享樂而難以自拔的民族,認為這是個好逸惡勞的民族,那無疑是錯誤的。既然他們擁有值得自豪的一流技術,那麼可以斷定,這是一個勤勞的民族,非常具有進取心。伊特魯裏亞人在很多方麵對羅馬都產生過影響,甚至其影響力是難以估量的。
公元前8世紀到前6世紀的伊特魯裏亞人,其勢力已經非常強大,不是羅馬等國所能企及的。到其鼎盛期,他們的勢力範圍甚至逼近意大利南部。這一時期,從波河到意大利南部半島,可分為兩大勢力:北部屬於伊特魯裏亞,南部屬於希臘。而羅馬就誕生於這兩大勢力圈的夾縫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