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伯裏克利時代(1)(1 / 2)

讓民主政體發揮作用的,並不一定是民主主義者。

伯裏克利出身於雅典的名門望族,擁有真正意義上的貴族性格——思想自由。

保守派的西門遭陶片驅逐被趕下台後,取而代之的是伯裏克利。那一年是公元前461年,伯裏克利當時的年紀在35歲左右。西門遭流放或許與他脫不了幹係,我們猜測他很可能暗中參與了這一事件,因為在西門被逐出雅典後不久伯裏克利就上台了。擁立他的不是他自己所代表的階層,而是立場相對的階層。在獲得權力以後,伯裏克利並沒有讓權力隻是服務於貴族階層。

前麵已經提到過,城邦國家雅典的最高執行機構由10個“國家戰略官”

構成。這10個人每年由市民大會選舉產生。在雅典,掌握了國家政權意味著此後若幹年將連續當選“國家戰略官”,並且有可能出任最高執行機構的議長一職。

伯裏克利做到了這一點。那麼為什麼隻有他能做到這一點呢?

雅典民主政治是通過克利斯梯尼改革實現的。伯裏克利把雅典的民主政治貫徹得更加徹底。他規定除了必須擁有聰明才智和實踐經驗的軍隊和財政的重要負責人之外,其他所有政府官員、行政和軍隊的負責人統統在市民大會上通過抽簽產生。還規定了所有這些公務員在擔任公務期間政府要向他們支付日薪。

在這個當時頗具影響力的國家所實行的抽簽與日薪相結合的做法,成為了曆史上最早的直接體現民主政體的例子。它的思想十分完美,在當時是絕無僅有的。

理論上,之前的雅典也給了全體市民平等參與國家政治的權利。但是,他們麵臨的現實問題是需要用自己的雙手去獲取每天的口糧。所以對他們來說,即使當選了政府官員,也無法全心全意地從事公職。因為所有公職都是無償的,而伯裏克利卻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

於是,無論在比雷埃夫斯港的造船廠工作的工人,還是隻有少量土地的貧苦自耕農,或者是在雅典的海軍船上工作的船員,都具有了名副其實的參政權利。由於無產者的參與,這一時期的雅典民主政治達到了巔峰。

伯裏克利免費向市民開放了當時雅典市民最主要的娛樂場所——劇場,經費從國庫中支出。

他還著手實施宏大的再建工程——要在波斯戰爭中遭破壞後尚未修複的雅典衛城原址上,建起比以前更漂亮、更壯觀的神殿和劇場。市民們對於他把國民的錢花在這類事上很不滿,反對聲一浪高過一浪。對此,伯裏克利沒有采取回避的態度。他說:

“知道了。以後的工程費就從我的私有財產中支出。但是,我有一個要求,要在帕台農神殿的正麵刻上我伯裏克利的名字,大家沒意見吧?”

這樣一來,反對伯裏克利的人無話可說了。以帕台農神殿為中心的雅典衛城一點一點地展現出了壯麗、堂皇的麵貌,令來自外國的遊客讚不絕口。外國遊客的讚歎聲越多,雅典人的自豪感也越強。

伯裏克利從進入雅典政界的這一年起,在長達30年的時間裏,幾乎年年當選“國家戰略官”,並且大部分時間被選為議長。

雅典市民特別容易妒忌別人的成功,更何況雅典政界還有一個排除政敵的特殊方式——陶片放逐法。對於權力者來說這是一把雙刃劍。但是伯裏克利從來沒有想過要廢除這一方式。令人驚奇的是,在長達30年的時間裏他竟然一次也沒有被放逐過。

一個無作為的領袖有可能遭到離棄,卻不會下台。但是伯裏克利不是一個無作為的領袖。在希臘曆史上,在民主政體下,能夠連續30年大權在握的人,他是僅有的一個。也許正因為他不是民主主義者,所以他才能更好地利用民主政體吧。

對於自己施行的政策被指責為嘩眾取寵,伯裏克利絲毫不在意。根據某些曆史學家的說法,據說他還花錢買選票。究其原因,都是出於他對權力的熱衷。伯裏克利就像出色的演奏家渴望擁有稱心如意的樂器那樣,把強大的權力看做不可或缺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