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第一次布匿戰爭(前264—前241)(4)(1 / 2)

對他們來說,“烏鴉吊橋”這樣的怪東西安裝在帆杆上,是對大海和船隻的褻瀆。

但是,羅馬人從來也不是大海之子,他們不會在乎船隻是否好看。

在所有船隻裝備好了“烏鴉吊橋”後,執政官杜伊利烏斯率領全體船隊,離開了墨西拿。他們得到消息,說迦太基艦隊的100艘蓬特型戰船已經離開巴勒莫,正向墨西拿進發。

兩支艦隊在米拉佐海麵相遇。這是發生在羅馬和迦太基之間的第一次真正的海戰。從戰船的數量上看,迦太基是羅馬海軍的1.5倍。從兩軍對船隻的操控能力上來看,兩者的差距就連外行人也能一目了然。

羅馬海軍無論如何也無法使戰船排成一條線,引得早早已經排好陣容的迦太基艦隊傳來陣陣嘲笑聲。隨著兩軍船隊的越來越近,嘲笑聲也越來越高。看到羅馬戰船的帆杆上像蟬一樣的怪物,迦太基士兵忍俊不禁。

但是,好不容易排成一條線,不,實際上依然淩亂不堪的羅馬艦隊剛開始向迦太基艦隊發起進攻,迦太基士兵臉上的笑意頓時跑得無影無蹤。

羅馬戰船完全不顧撞斷船頭的危險,向迦太基船隻猛撞上去。接著,“烏鴉吊橋”紛紛落下,發出一聲聲巨響。順著已經嵌入迦太基戰船甲板的“烏鴉吊橋”,羅馬士兵蜂擁而至。他們是羅馬軍團的核心力量——重裝步兵團。與這樣的對手進行肉搏戰,迦太基軍的雇傭兵們全然不是對手。由於羅馬海軍把海戰變成了陸戰,迦太基向來引以為傲的船隻操控能力得不到發揮。可見,把“揚我所長,克敵所短”的戰術在海上一樣可以通用。

戰鬥在羅馬方麵占優勢的情況下繼續。戰鬥結果,迦太基方麵多達15艘戰船沉沒海底,30艘被捕獲,其中包括迦太基海軍總司令官乘坐的旗艦。總司令官逃到傳令用的快艇上跑了,從而得以逃脫被捕的下場。這次海戰中,迦太基方 麵陣亡3000人,俘虜達7000人。據說羅馬方麵的損失非常小,甚至不值得一提。

就這樣,迦太基派往西西裏的海軍在米拉佐海麵與羅馬的第一次海戰中損失了三分之一。

捷報傳到首都羅馬,羅馬市民歡天喜地。戰戰兢兢地首次下海的羅馬海軍與地中海最強大的迦太基海軍交鋒,並取得了勝利。獲勝的將軍杜伊利烏斯命令部下用白色大理石製作紀念碑,以紀念這次海戰的勝利。他命人在紀念碑圓柱的兩側分別嵌入繳獲的迦太基戰船的船頭,並把它送往了羅馬。羅馬人把它立在古羅馬廣場的中心,慶祝海戰的勝利。在布匿戰爭的第五個年頭,與迦太基之間的戰爭似乎就要結束了。

所謂持久戰,不是一年四季都在進行戰鬥。持久戰同樣有冬季的自然休戰期。除此之外,由於種種原因,也有停戰的年份。第一次布匿戰爭中,羅馬於公元前260年取得了米拉佐海戰的勝利。在此之後的兩年間,即公元前259年至公元前258年,沒有發生大的戰鬥了。但是,羅馬並未就此罷手。此時的西西裏已經一分為三。錫拉庫薩紮根東南部,羅馬占據了東北部和中央地帶,迦太基則不斷向西部退去。與布匿戰爭開始前相比,迦太基在西西裏的勢力明顯減弱。公元前257年,羅馬又迎來了第二次海戰的勝利。

這次海戰的戰場在西西裏北部巴勒莫附近的海域,現為西西裏首府所在地的巴勒莫,與位於西西裏西岸的海港城市特拉帕尼和馬爾薩拉一樣,都是迦太基控製下在西西裏的城市。因為這次海戰在對方的城市附近,所以羅馬海軍的行動範圍大了許多。在這次海戰中,羅馬又贏得了戰鬥。迦太基方麵損失的具體情況不清楚,應該沒有米拉佐海戰時的損失大。無論如何,這已經讓羅馬人在海上樹立起了足夠的信心,羅馬決定把戰場從西西裏延伸到迦太基。攻打非洲,海軍不可或缺。也許兩次海戰的勝利讓羅馬認為自己儼然已是一個海上強國了。

這年冬天,在羅馬的外港奧斯提亞以及那不勒斯、雷焦、墨西拿,造船工人夜以繼日地建造戰船。他們需要造出是以往兩倍數量的戰船,迦太基獲悉了羅馬第一章第一次布匿戰爭(前264—前241)031 032羅馬人的故事2:漢尼拔戰記意圖後,其造船廠也是一片繁忙景象。迦太基為了捍衛海上強國的榮譽,不能允許有一個羅馬士兵踏上非洲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