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政官梅特盧斯安排在城牆外側的是輕裝步兵而不是重裝步兵,以投槍為主要武器的他們,在等待迦太基軍的先頭部隊大象越過流經巴勒莫街附近的一條小河。
就在象群和緊隨其後的主力部隊越過小河之時,輕裝步兵們開始投擲投槍,目標是象群而不是敵兵。投完手中的投槍後,他們一溜煙地逃進了城牆內。
大象這種動物,一旦跑起來,要停下來很難,再加上被羅馬士兵的投槍擊中身體,象群因傷大怒。它們揚起滾滾塵土,發瘋似的向前衝去,幾乎震得地動山搖。眼看著大象一頭接一頭地頭朝下落入護城河中,好不容易止住腳步沒有落入護城河的大象,也因為傷痛不受騎手的指揮。緊隨象隊而來的迦太基士兵遭到了怒不可遏的象群的肆意踩踏。
這時,梅特盧斯一聲令下,重裝步兵開始出擊。就在他們對抱頭鼠竄的敵人大開殺戒之時,回到城內的輕裝步兵團出現在城牆上,對著城牆下麵的護城河,向大象開始了又一輪投擲投槍。
巴勒莫攻防戰,羅馬軍取得全勝。迦太基軍的大象隊,除了10頭被捕獲,其餘的都被羅馬軍殺死。迦太基方麵陣亡人數達2萬人,隻有極少數人得以和指揮官一起逃回馬爾薩拉。
指揮這場戰鬥的迦太基將軍被召回國後判處了死刑。自第一次布匿戰爭打響以來,這是第二位因戰敗被判死刑的迦太基將軍,第一位是在戰爭第一年因為默許羅馬軍渡過墨西拿海峽而被處以死刑的指揮官。在這一點上,迦太基和羅馬人正相反,因為羅馬人從不追究戰敗者的責任。
獲勝將軍梅特盧斯命人製造紀念銀幣,刻上大象的圖案。的確,克服士兵們對大象的恐懼比成功守住巴勒莫更值得紀念。
羅馬人克服了對大象的恐懼後,也漸漸淡忘了對大海的恐懼。公元前250年,來自意大利各地造船廠的戰船又有200艘下水。這一年,羅馬把新艦隊和四個軍團統統投入到攻打馬爾薩拉的戰鬥中了。
迦太基當然不敢鬆懈,在西西裏,迦太基控製下的城市已經僅剩下馬爾薩拉和特拉帕尼兩個海港城市了。它們都位於西西裏西岸,彼此相距30公裏,是互相依存的關係,隻要其中一個城市被攻陷,那麼,迦太基在西西裏的勢力就會徹底退出西西裏。
迦太基向馬爾薩拉派去了1萬名雇傭兵,向特拉帕尼派去了龐大的艦隊。同時,在迦太基本國,招募10萬名雇傭兵的工作也開始了。
因為有了來自迦太基本國大規模軍隊的加入,所以對羅馬軍隊來說,馬爾薩拉實在是一根極其難啃的骨頭。
首先,羅馬軍隊不知道采用什麼樣的戰術攻打這座要塞化的海港城市。其次,迦太基艦隊在特拉帕尼附近的海麵遊弋,阻礙了羅馬海軍試圖從海上封鎖馬爾薩拉。迦太基的船隻都很輕便,以他們的能力可以隨心所欲地操控船隻。再有,從特拉帕尼當天往返的迦太基騎兵隊也給羅馬陸軍包圍馬爾薩拉造成了極大的困難。
因為馬爾薩拉是海港城市,一時又無法切斷來自迦太基的糧食及武器補給。就這樣,在馬爾薩拉的戰鬥陷入了膠著狀態。隨之而來的是冬季休戰期到了。
第二年,即公元前249年,第一次布匿戰爭迎來了第16個年頭。羅馬方麵已經顯現出了疲態。這一年,將要上前線的兩位執政官中,有一位是克勞狄烏斯·普爾克爾,他和阿庇烏斯·克勞狄烏斯同屬一族。阿庇烏斯·克勞狄烏斯曾經在布匿戰爭的第一年,以其勇敢果斷的進攻使羅馬占盡了優勢。
兩位執政官作了分工,普爾克爾率領220艘戰船,負責從海上攻打特拉帕尼,牢牢牽製住在特拉帕尼的迦太基軍隊。與此同時,另一位執政官尤尼烏斯向馬爾薩拉發起全麵進攻。羅馬元老院把打破膠著局麵的決戰任務交給了來自克勞狄烏斯家族中的男性,是因為這一家族的男性都有一個共同點——以膽大勇猛著稱。普爾克爾率領全部羅馬戰船向30公裏以北的特拉帕尼進發了。
但是,保衛特拉帕尼的迦太基將軍麵對羅馬220艘蓬特型戰船發起的進攻,表現得異常鎮定。他針對羅馬海軍在戰鬥中英勇無比、卻對大海心存恐懼的特點,製訂了作戰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