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第一次布匿戰爭(前264—前241)(8)(1 / 2)

另一方麵,迦太基在海戰中失敗的次數比羅馬多,但是,他們沒有出現大的海難事件。而且,死於戰場的士兵都是雇傭兵,來自外國,對本國的人口沒有影響。兩者相比,顯然羅馬方麵的損耗遠大於迦太基。更加重要的是,公元前247年,迦太基派出了一位富有才能的年輕將軍前往西西裏戰場。

他就是哈米爾卡·巴卡,其姓“巴卡”在腓尼基語中意為“雷光”。這一年30歲剛出頭的哈米爾卡正是後來成為羅馬人噩夢的漢尼拔的父親。戰爭史上被認為最傑出的戰術家漢尼拔就是在哈米爾卡領命前往西西裏戰線的公元前247年呱呱墜地的。

遺憾的是,身處布匿戰爭的迦太基人很不擅長利用有利於自己的好機會。這一年,雖然派出了才能卓著的指揮官,但是本該作為他有力後盾的本國政府出現了分裂。

在掌握經濟的人管理國政方麵,古代迦太基與中世紀及文藝複興時期的威尼斯很相似。除此之外,還有一個相似之處,就是他們都實行寡頭政權。但是,他們之間的不同也是顯而易見的,最明顯的就是威尼斯作為海上城市耕地少得可憐。因此,他們不得不全身心地投入與海外的貿易和國內的手工業中。與此相比,迦太基自古兼營農業。

現在的北非,降水量越來越少,已經很難見到大片綠色。但是,在古代情形截然不同,首先,迦太基人擁有非常出色的經營農場的能力,而且,他們有可以十二分地發揮這種能力的環境。

同時,迦太基人也繼承了腓尼基民族的傳統,是一個善於通商的民族。

由此可見,掌握迦太基國政的人分裂成“國內農業派”和“對外貿易派”,應該是非常自然的事。如果兩派中有一方生產力下降,他們的發言權自然隨之降低,就有可能達成意見的統一。然而,雙方都維持了較高的生產力,因此,調和兩派的意見非常困難。

由於沒有足夠的戰鬥兵力,哈米爾卡並未在迦太基所控製的西西裏的兩個海港城市——馬爾薩拉和特拉帕尼設立大本營。他擔心自己若把這兩個城市中的一處設立為大本營,會遭到羅馬軍的包圍。他討厭行動受限製,想要確保主導權在自己一方,隻要迦太基軍守住了馬爾薩拉和特拉帕尼,西西裏西岸與迦太基之間的製海權就還在迦太基的手中。

哈米爾卡把軍隊的大本營設在了巴勒莫附近的一座山上。這座山現在叫佩萊格裏諾山。

站在山頂上,巴勒莫市區和港口一覽無餘。隻要羅馬南下的艦隊在遙遠的地平線上一出現,這裏就會第一時間知道。山下,沿海岸線偏西的地方,還有一個被懸崖遮擋住的海灣,來自迦太基的船隻可以神不知鬼不覺地抵達這裏,即使羅馬艦隊就在巴勒莫港口也察覺不到。

從這裏沿海岸線,雖然無路可繞,但是,把大本營設在山上的哈米爾卡保證了通往特拉帕尼的補給線,那兒有一大塊平地直接伸向大海。埃裏切的山上是唯一可以監視這塊平地的地方。但是,埃裏切距離海岸線太遠,所以,盡管羅馬軍占領了埃裏切,他們也隻能眼睜睜地看著迦太基士兵在遠處行動自如卻束手無策。

哈米爾卡並沒有老老實實地待在山上,他頻頻率軍隊下山,從背後襲擾正在攻打馬爾薩拉的羅馬軍隊,卻一次也沒有與羅馬軍隊交手。畢竟,雙方的戰鬥力相差太過懸殊。

除了在陸地上,哈米爾卡的遊擊戰還用在了海上。加盟羅馬聯盟的意大利南部的希臘城邦及意大利中部的伊特魯裏亞人,他們的商船成了哈米爾卡海上遊擊戰的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