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1年,羅馬北部的防禦體係尚未鞏固。就在這一年,總督哈斯德魯鮑爾在迦太基統治下的西班牙遇害身亡。據說是他的仆人——一個高盧人——不堪他的侮辱,殺死了他。哈斯德魯鮑爾是巴卡家的女婿,在巴卡家族的直係繼承人漢尼拔長大成人前,他繼哈米爾卡之後統治西班牙。這位繼承人退出曆史舞台的這一年,漢尼拔26歲。
父親哈米爾卡去世的那一年,漢尼拔隻有18歲。8年過去了,已經26歲的他,在所有方麵都已經成熟起來。在西班牙的迦太基人一致推薦他就任總督,宗主國迦太基也同意他擔任總督之職。
躊躇滿誌的漢尼拔上任第二年就計劃征服埃布羅河以南的所有地區。西班牙土著居民是未開化的民族,他們的驍勇彪悍遠勝高盧人,因此漢尼拔要徹底統一西班牙並非易事。
一年過去了,到了公元前219年,是年28歲的漢尼拔開始要把長期以來的願望付諸行動。當時,羅馬和迦太基本國都未覺察到這位年輕人的真實意圖,直到後來,人們才恍然大悟。
這一年,漢尼拔首先向薩貢托城發起了進攻。薩貢托是港口城市,位於西班牙東岸,與馬賽一樣,是希臘人殖民後建起來的城市。同樣與馬賽一樣,是羅馬的同盟城市。與意大利南部及西西裏的希臘人一樣,為了對抗大國迦太基,生活在西地中海的希臘人都與羅馬結交,建立起友好的關係。
當受到漢尼拔的進攻後,薩貢托緊急向同盟國羅馬派出使者求援。與之有同盟關係的城市遭遇麻煩時,羅馬人絕不會袖手旁觀。然而,這一年羅馬的境況實在是有心無力。
正是在這一年,羅馬把北方防線推進到了意大利北部的波河。剛在波河河畔建起皮亞琴察和克雷莫納兩個新殖民城市。但是,通往這兩個殖民城市的公路建設尚未動工。在相當於現代高速公路的道路鋪設未完成之前,軍隊的行動速度受到限製。因此,這兩個地方需要長期駐紮軍團,以防止生活在波河以北的高盧人侵擾。在這種情形下,羅馬無力派援軍前往遙遠的西班牙。
為此,羅馬決定采用外交手段解決薩貢托問題。兩位元老院議員,以使節的身份動身前往薩貢托。
羅馬的兩位使節見到了正在攻打薩貢托的漢尼拔,抗議他攻打自己的同盟城市。但是,這位28歲的年輕人避重就輕,不予正麵答複。他甚至揚言:自己沒有信心保證兩位使節的安全,如果他們一定要繼續留在這裏,不能夠保證他們不被殺得興起的士兵所害。羅馬的兩位使節認為話已至此,多說無用,於是,他們決定離開薩貢托,直接去迦太基。然而,漢尼拔的信先於他們送到了迦太基。
羅馬方麵向迦太基政府正式提出抗議。遺憾的是,在薩貢托的問題上,羅馬有難言之隱。
薩貢托位於埃布羅河以南。公元前226年,羅馬與哈斯德魯鮑爾簽署了一份協議,協議中規定,迦太基不得染指埃布羅河以北。因為當時的羅馬與西班牙沒有直接接壤,這份協議是為同盟國馬賽簽署的。
為什麼協議中一句也沒有提到薩貢托呢?難道是因為公元前226年的時候,薩貢托還沒有和羅馬締結同盟?又抑或是羅馬認為薩貢托盡管位於埃布羅河以南,但是,既然它與羅馬有同盟關係,相信迦太基會尊重它的不可侵犯地位?不管怎樣,薩貢托的處境非常微妙。
兩位使節在迦太基本國同樣沒有得到滿意的答複,返回了羅馬。元老院經過討論研究,決定再次向迦太基派出五人使節團,並把決定權交給了他們。這五位使節都是元老院中頗有影響的人,可見此時的羅馬非常不希望發生戰爭。
然而,使節團出行的目的依然沒有達到。這時的迦太基統治者因為在西班牙殖民經營的成功已經完成財富積累。他們不僅不打算阻止漢尼拔攻打薩貢托,而且對羅馬人提出引渡漢尼拔的要求也隻是付之一笑。
隻有國內農業派的代表人物漢農有不祥的預感。對於自己的同胞終於為有機會傷害羅馬名譽而得意洋洋這一點,他深感擔憂,於是呼籲國人認清形勢。他說:
那個年輕人性情剛烈,又是巴卡家的人,所以才更危險。我有預感,攻打羅馬的同盟城市薩貢托會重開與羅馬之間的戰爭。我們現在應該做的是立刻下令,要求漢尼拔馬上撤離薩貢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