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斯塔納巴魯有個妾生了個兒子,取名朱古達,這個小王子聰明伶俐,招人喜愛。長大後,恰逢西班牙發生原住民反叛,羅馬派小西庇阿率軍平叛。由於努米底亞王國與羅馬是同盟關係,有義務為羅馬軍提供兵力,加之西庇阿與努米底亞王國是“掌門人”與“後援者”的關係,有困難互相援助是一條“鐵律”,朱古達的伯父即國王米奇普薩就把朱古達派到西班牙的努曼提亞前線,在小西庇阿指揮下參加了努曼提亞攻防戰。
年輕的小王子朱古達在西班牙前線的表現引人矚目,總司令官小西庇阿應該是比較滿意,他特意給米奇普薩國王寫信,信中表達了對米奇普薩國王的感謝和讚賞。米奇普薩國王認為維護與羅馬的良好關係對本國的存續意義重大,既然朱古達能讓羅馬人滿意,在朱古達從西班牙回來後,就把他過繼為自己的養子。其實國王自己已有兩個親生兒子,隻不過當時尚年幼。問題出在14年後,米奇普薩國王的兩個弟弟先於自己辭世,米奇普薩也行將駕崩。更壞的事情是,以努米底亞王國為“後援者”的小西庇阿已於11年前去世,小西庇阿沒有子嗣留下,與其有血緣關係、有資格可以接替小西庇阿充當努米底亞王國追隨的“掌門人”的蓋烏斯·格拉古也在3年前死去。米奇普薩處於在羅馬“無人可依”的狀態。
米奇普薩國王在遺言中請求羅馬元老院為保證人,把努米底亞王國的王權分成三份,分別由兩個親兒子和養子朱古達繼承。然而,在公元前149年馬西尼薩國王逝世之際機能健全的“掌門人”與“後援者”關係,由於小西庇阿等聯結羅馬與努米底亞兩國之間關係的“牽線人”相繼辭世,在公元前118年已經不複存在。
所謂“後援者”關係,依我看有點像是一種特殊的“會客廳”,在“會客廳”碰頭的時候,羅馬的“掌門人”要充分體察“後援者”的想法,然後不辭辛苦地到元老院和公民大會做工作,說服元老院和公民大會作出相關決議。不僅如此,“掌門人”還要居間向“後援者”們通報信息和動態,對哪些事情可以怎樣做,哪些事情暫且不動為好,向“後援者”發出忠告或建議。現在“掌門人”死了,聯結兩國友好關係的“牽線人”不在了,羅馬與努米底亞兩國之間的緊密關係,開始鬆動也是自然的了。
米奇普薩國王死後不到一年,對王權“三分割”不滿的兩個親兒子與養子朱古達起了紛爭,繼承人之間的爭鬥,轉瞬間演變為國家的內亂。剛一交鋒,勝負立分,勝者是朱古達。米奇普薩國王的兩個親兒子一個戰死,另一個叫阿泰魯巴雷的被追得走投無路,隻好跑到羅馬去求助。
這回感到為難的是羅馬元老院。努米底亞王國是確鑿無疑的獨立國家,羅馬不能幹涉具有同盟關係的國家的內政,這是結盟時就定下的鐵的原則。而本可以在羅馬和同盟國之間充當潤滑作用的“後援者”關係,在努米底亞也不存在了。
不得不發揮仲裁作用的元老院,提出了把努米底亞王國一分為二的方案,西部歸阿泰魯巴雷所有,東部歸朱古達所有。但這種局麵沒能持續5年,對自己的軍事力量有自信的朱古達攻占了阿泰魯巴雷的領土。阿泰魯巴雷被追得走投無路而戰死,站在他這邊與朱古達作戰的人們全部被殺掉,很多以經商為目的常駐努米底亞的意大利人也慘遭殺害。
消息傳到羅馬,人民群情激憤,一貫奉行不幹涉內政原則的元老院這回也不能再靜觀不動了,公元前112年,羅馬對朱古達宣戰。
被羅馬超出預期的強硬態度震驚的朱古達,馬上向羅馬派出使節,想向羅馬做說明解釋工作:“爭奪王位,說到底是我們努米底亞的內政;而意大利人被殺,純屬一次意外的不幸事故。”但是,羅馬人將使者拒之於城門之外。沒有了“後援者”這層關係,失去了聯結兩國的“牽線人”,給努米底亞帶來了負麵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