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馬略與蘇拉時代(前120—前78)(14)(1 / 2)

秦納還利用可以掌握“新公民”和下層公民選票的有利條件,順利通過了解除蘇拉擔任的東征軍總司令職務的決議。他不僅解除了蘇拉的軍職,還決定沒收蘇拉及其同一派係所有人員的財產,並將這些人驅除出境。

由於蘇拉受到了解除職務、驅逐出境的處分,他所統率的軍隊也失去了羅馬正規軍的名分。按說此舉無異於放縱本都國王米特拉達梯控製希臘的行為,是置羅馬的安全於不顧的荒唐做法。秦納也不是不清楚這個道理,但他更懼怕蘇拉的軍事實力。他更清楚的是,以蘇拉超群的軍事才能,僅僅流放是不足以消滅蘇拉的。於是,秦納派另一名執政官弗拉庫斯統率羅馬正規軍遠征米特拉達梯。弗拉庫斯的正規軍於該年年末從布林迪西出發,打算不經希臘直接登陸小亞細亞。蘇拉因過於相信秦納的誓言而深陷敵地,處境艱難,難免感到孤立。這種境遇換了別人恐怕很難堅持下來。但正因為他是蘇拉,他的對手才沒有那麼好的運氣。

自公元前87年從意大利渡海到希臘的一年時間裏,羅馬發生的事情蘇拉都很清楚。那時雖不像現代可以做到信息瞬間傳遞,但一定會被傳遞到理解其重要性的人手中。蘇拉完全知道羅馬的局勢,但他沒有采取任何行動。

與本都國王米特拉達梯一樣,蘇拉也明白,雅典的動向對控製希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登陸希臘後他首先著手的就是對雅典的攻堅戰。盡管他盡知羅馬發生的一切,但這並未幹擾他攻城的決心。他沒有撤出陣地,攻城的力度絲毫未減,就像羅馬什麼都沒有發生一樣。

但是,蘇拉不能指望援軍,也不能指望來自後方的軍需物資補給,他必須想辦法自己解決這一切。

尤其是缺乏海軍,成為蘇拉心中之痛。雅典有一個距城市8公裏的外港——比雷埃夫斯,如果不能控製比雷埃夫斯,雅典就難以攻下。而要想攻打比雷埃夫斯,使用海軍更為有利。而且,米特拉達梯買通了西裏西亞的海盜,將其當做自己的海軍來使用,掌握了愛琴海的製海權。如果不能奪回愛琴海的製海權,對米特拉達梯的大本營小亞細亞的遠征也有半途而廢的危險。

登陸希臘的第一年,蘇拉即把其一個幕僚盧庫魯斯派出去籌辦海軍事宜。盧庫魯斯訪問了羅得島和塞浦路斯兩個島國及埃及,邀請他們派遣海軍助戰。

陸軍方麵,蘇拉也隻能充分利用自己手頭僅有的兵力。被米特拉達梯趕出來的原羅馬行省總督手下的士兵投奔到蘇拉門下,但那個時候羅馬不在行省派駐軍隊,總督手下的這些士兵們戰鬥力極差。本指望這些士兵能夠增強軍隊的戰鬥力,現在看來也指望不上。結果能夠使用的兵力還是自己從意大利帶出來的5個軍團,即3萬步兵加上5000名騎兵。

在戰爭經費的籌措方麵,蘇拉瞄上了希臘各地有名的神廟中的金銀財寶。

希臘的厄庇道魯斯、奧林匹亞、德爾斐等地,都有聞名地中海世界、引來很多信徒朝拜的著名神廟。這些“神的居所”,自然會收到很多貢品,其中有不少是金幣、銀幣,就連海盜也把神廟當做打劫的首選目標。蘇拉想好就做,派兵去把這些金銀財寶都給沒收了。

然而,這些金銀財寶都是貢品,貢品的所有者是“神”,希臘的“眾神”是希臘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說希臘眾神就是希臘文化。把“神”的東西據為己有,蘇拉的行為難免招致非議。嚴謹的普魯塔克就曾哀歎:“西庇阿·阿非利加努斯(大西庇阿)、弗拉米尼努斯和埃米利烏斯·保盧斯這樣的羅馬人已經消失了。”這三位都是羅馬的將軍,但又都迷戀希臘文化,他們在征伐希臘時,以絕對不破壞希臘的傳統文化而聞名。

其實蘇拉對希臘文化也有很深的理解,隻不過他的做法與眾不同。在沒收神廟的貢品時,他並不是二話不說就強行搶奪,而是預先給神廟的神職人員送去一封信,信中說他隻是借用這些金銀財寶,請神職人員稱一下重量登記入賬,以後定當奉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