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青年前期Adulescentia(前83-前70年,愷撒17-30歲)(4)(1 / 2)

羅馬當權派人士經過調查,回憶起這次告發多拉貝拉的人與四年前違抗蘇拉命令的是同一個人。雖然愷撒並未參加雷必達的起義而避免出醜,但這次他感到了盡快平息外界議論的必要性。以平民派的身份受到注目,畢竟還是太過冒險。

事態變得似乎有些嚴重,隻是到距離首都羅馬二三十公裏的山中別墅暫避風頭,恐怕還不夠。再者,愷撒並不喜歡隱居鄉間無聊度日,又未達到享受田園生活之樂的年紀,因此他再度遠走國外。這次他並非因為遭受追捕而逃亡,所以他不再誌願從軍而是選擇進入“大學”,入學地點在與雅典並稱為當時“最高學府”的羅得島。

遠走國外

對出身良好的24歲的愷撒來說,海外留學在當時的羅馬是平息眾議最自然的選擇。一般而言,在共和時代的羅馬,從事公職的年齡開始於30歲,所以20歲到30歲之間屬於充電期。但假使愷撒是個重視外界評價及在意旁人是否飛黃騰達的人,也許他就無法因尚處充電期便悠閑度日。在他不得不遠走國外的同時,僅年長他6歲的龐培被任命為統率羅馬各地正規軍的總司令,威風凜凜地出征西班牙,因為馬略派的塞多留吸收雷必達的餘黨後,在西班牙發動了反羅馬的起義行動。龐培30歲就擔任總司令,為蘇拉所製定的公職體係中的特例。這位早熟的軍事天才於23歲指揮3個軍團、25歲舉行凱旋儀式、30歲擔任總司令,正一步一步邁向飛黃騰達之路。同樣是離開祖國,愷撒與龐培的境遇卻是天壤之別。

不過愷撒生性樂觀,他知道自己目前隻有等待良機,伺機而起。但是,他沒料到在進入“大學”深造之前會遇到海盜。在前往羅得島的途中,他因所坐的船隻遭海盜襲擊而被俘虜。

海盜

小亞細亞西南部以及與它近旁的愛琴海諸島,因地處海灣,又位於黑海至敘利亞、埃及的航線上,是素以海盜出沒頻繁而聞名的海域。海盜的大本營就是位於小亞細亞東南部的西裏西亞地區。提到西裏西亞,人們就會直覺地聯想到海盜,這裏也是羅馬政府極為頭痛的統轄地區。以殘暴聞名的海盜在俘虜船上的乘客後一一訂出贖金,他們向愷撒要求20塔蘭特的贖金。塔蘭特是希臘通用的貨幣,這裏也隸屬希臘經濟圈,因此贖金便以希臘通用的貨幣為計算單位,20塔蘭特換算之後相當於羅馬的30萬第納爾。當時一名士兵的年薪為70第納爾,20塔蘭特是一筆足供募集300名士兵的大數目。但是,當愷撒聽到海盜給自己定的贖金後大笑道:“你們根本不知道你們所抓的是什麼人物。”於是他將贖金提高到50塔蘭特,隨行人員被送回去想辦法籌錢,愷撒自己則與一位好友及兩位隨從留在海盜身邊。

20塔蘭特的贖金已是相當可觀了,愷撒卻自願將贖金提高到50塔蘭特,關於這件事,史學家李維根據愷撒寄給友人的信件,首次將此事記載於他的著作《羅馬史》中。之後記載此事的史學家們,在欽佩愷撒勇氣的同時,也感受到他從年輕時代起即擁有的十分強烈的自我表現欲。我也深有同感,將20塔蘭特的贖金提高到50塔蘭特,這個行為背後必定有更深的考慮吧。首先,以殘暴聞名的西裏西亞的海盜,往往毫不考慮後果便殺人,落在這種羅馬人手裏,當務之急便是保住性命。年屆25歲的愷撒認為20塔蘭特似乎不足以確保性命無虞,但並不表示贖金愈高則愈安全。因為沒有足夠的時間回羅馬籌錢,隻能在位於小亞細亞的行省借高利貸應急,所以金額愈多籌款也愈困難。如果他仔細地在保住性命與可能籌措到的金錢額度間取得平衡後,這個額度大約就是50塔蘭特這個數目吧。

我會如此推測的原因,是之後被稱為“金錢哲學”的愷撒的金錢使用方法,無論在什麼場合總是遵循此道。

如此一來,一向隨意殺人的海盜們隻要看著眼前這位年輕人的臉,便仿佛看到一大筆錢。所以愷撒在毫無喪命之憂的情況下,度過了隨行人員籌錢而返的38天。

在這段時間裏,他非但不是提心吊膽地度日,反而以高傲的態度對待海盜,當他想睡覺而海盜們卻吵鬧不休時,他便差遣隨從前去命令他們保持安靜。另一方麵,他也參與海盜的武術訓練及娛樂活動,他這麼做並非為了鍛煉身體,隻是因為大家年齡相仿覺得有趣罷了。此外,他還命令海盜聆聽他寫的詩及演講,當海盜中有人不專心聽講時,他便斥責他們是缺乏知識的野蠻人。這時的愷撒怎麼看也不像被海盜們團團圍困的人質,反倒像受到保鏢簇擁的重要人物。愷撒經常語帶威脅地說總有一天要把他們抓起來處死,但他們隻是相視而笑地把這當做年輕小夥子的玩笑話,他們不時想到的仍是那50塔蘭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