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青年後期Juventus(前69-前61年,愷撒31-39歲)(5)(1 / 2)

喀提林陰謀

公元前63年,路奇烏斯·塞爾吉烏斯·喀提林,正值45歲的壯年時期。出身沒落貴族的他年輕時便在蘇拉手下嶄露頭角,不僅具有武將的才幹,而且絕對服從命令並毫不徇私,因此蘇拉也視他為得力助手。蘇拉強行消滅”馬略派“時,喀提林便是陣前指揮之一。喀提林雖然頗具將才,卻心胸狹窄,在蘇拉死後,相對於雄才大略而且富貴加身的同輩人物龐培,他顯然遜色許多。

盡管如此,喀提林也稱得上是一位創造時代的人才。公元前1世紀,羅馬躍居地中海世界的霸權國地位,經濟規模甚至超越迦太基。各式的商品,尤其是非日常必需的奢侈品由地中海海域輸入羅馬。以勇健、俊美著稱的羅馬男子也躬逢其盛,對年輕人而言,這是一個再多錢也嫌不夠花的時代。在領導階層的子弟之間,借貸已成為家常便飯。

但是借貸之後該如何償還的問題,影響波及麵很廣。喀提林出身沒落貴族,手頭並不寬裕,為了滿足欲望也不得不借貸。但他深信龐大的債務足以毀人一生,因此在心態上較放不開。相比之下,小他8歲的愷撒借貸金額比他更多卻不以為然。愷撒在借貸這方麵顯然比較樂觀。

如此一來,才華橫溢的喀提林開始憎恨陷他於苦境的社會。他的行事風格與性格也逐漸偏向晦暗孤僻。我個人認為,西塞羅在彈劾喀提林時,用“無賴漢”、“殺人犯”、“通奸者”、“背信者”之類的批評,未必全然可信;西塞羅一向以雄辯的姿態出陣,經常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喀提林則是一絲不苟的人,如果真是無賴漢便罷了,但有3000名同伴願與他同生死則必非等閑。而羅馬史上有名的“喀提林陰謀”也就此展開了。

兩年前的公元前65年冬天,選舉下年執政官的日子迫在眉睫。雖然資格年齡均不足,43歲的喀提林卻躍躍欲試。選舉在公民大會舉行,決定候選人資格的卻是元老院。多數元老院成員對屬於激進派的、高舉“注銷一切借貸”這一反經濟原理公約的喀提林均無好感,傾向否決他的候選人資格。當然否決需要理由,理由就是他在任非洲行省總督時被告發的貪汙訴訟判決尚未明朗化。之後,判決結果立刻公布,喀提林無罪開釋,但已過了候選人登記的期限。顯然判決有故意拖延之嫌,不管真相如何,喀提林已耽誤了候選的機會。可是喀提林並未因此死心,第二年他仍然卷土重來。這次元老院找不到借口,喀提林順利成為公元前63年度的執政官候選人,公約的內容和去年一樣,仍是債務一筆勾銷。

當年的兩名候補對手都是強敵,其中一位是西塞羅,以律師身份提升了知名度,一心要當上地方出身的執政官。祖上並無元老院議員的他,是一名“新貴”,其優勢在於出生以來就倚賴的蘇拉派原屬於元老院派。元老院對稍顯激進的喀提林略為反感,可是對與自家緣分不深的西塞羅卻沒太多意見。

另一位競爭對手是蓋烏斯·安東尼,他的才華與為人並無太多過人之處,可是其父卻是西塞羅前一代的大辯論家,也是一位知名的法學家與律師。他父親的名聲對民眾而言並不陌生,所以他也深得其利。此外,他也從羅馬富豪克拉蘇手中獲得了充裕的選舉基金。

選舉的結果是西塞羅和安東尼當選,喀提林居次席。喀提林依然不甘心。在公元前63年10月20日舉行的下年執政官選舉中,他再度出馬。當時他的對手與去年相較並不足為懼,是尤尼烏斯·希拉努斯和李錫尼烏斯·穆列納兩位。不料投票結果,喀提林仍居次席。但是就在下一年,擔任執政官兩人之一的穆列納因為違反選舉而被舉發。如果穆列納獲判有罪,次席的喀提林就能順利遞補,此事讓元老院慌了手腳,一致認為必須避免“借款一筆勾銷”這種激進政策的實施,因此授意西塞羅為穆列納辯護,即使他尚在執政官任期之內。

穆列納違反選舉的罪名似乎確鑿,但是羅馬首席律師西塞羅想要顛倒黑白的話,根本是易如反掌。穆列納獲判無罪,喀提林遞補的美夢也因而破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