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壯年前期Virilitas(前60-前49年1月,愷撒40-50歲)(2)(1 / 2)

其實元老院派的組成也是大有來頭的。羅馬的政體經過幾番波折,終於在公元前59年轉為共和政治。這個由30歲以上才能出眾和經驗豐富的數百人組成的元老院,是不經過選舉而組成的機構,擔任著實際上的統治,屬於少數領導製。在這種寡頭政治中,必須盡可能公平地給這群少數領導者均衡的領導機會。如果有人獨占這個機會,都將使得這種製度無法發揮它的機能。而龐培簡直是特例中的特例,在年齡還不符合進入元老院的資格時,29歲的他就被賦予了“絕對指揮權”。在掃蕩海盜時,元老院又破例一口氣允諾他三年的任期。如果這項任務也成功了,給予他稱霸東方的無限期用兵大權也是可能的。不過,想維持集體領導製的元老院派,覺得有必要稍微抑製這種做法。小加圖就是持這種看法的代表。

表麵上所持的意見相同,但那些讚成小加圖的元老院議員,實際上所抱持的看法各自不同。元老院派的有權勢人士盧庫魯斯,基於《羅馬人的故事3·勝者的迷思》中所敘述的理由,對龐培憎恨不已。對他來說,隻要是能損傷龐培麵子的事他都舉雙手讚成。

在元老院派中其實還有另一位有權勢的人士西塞羅,也在一直堅持元老院體製。西塞羅之所以讚成貶損龐培聲威,其實出自他在“喀提林陰謀”時吹噓的“以文官進行壓製”的想法。屬於知識分子的西塞羅是不統領軍團的文官,而他也具有以非軍事的言論力量防範未來政變的自負。就他的立場來說,能夠挫傷軍事領袖龐培的銳氣,未嚐不是知識分子的一大快事。可以說三個人各有各的想法,但相同的是,這三位元老院的有權勢議員,都不約而同地擋住了誇耀勝利的龐培的去路。

在羅馬,遠征歸國的將軍按照慣例必須在公民大會中發表有關遠征的演說。

但凱旋儀式還有9個月才舉行,而直到凱旋儀式舉行龐培才能入城。然而沒有理由讓這位閃耀著勝利光芒的勝將,在9個月的時間裏完全沒有與市民接觸的機會。市民們也早就期待為帶給自己勝利的人物獻上掌聲與歡呼。

在公元前61年2月,元老院給了龐培與市民們接觸的機會。由於顧慮到龐培在參加公民大會之前必須先舉行凱旋儀式才能進入城內,所以就將會見場所改在城外的弗拉米尼亞競技場。對龐培來說,與市民見麵,應是他抗議元老院恩將仇報的絕佳時機。但是,龐培原本就不太善於演說,再加上此時,他正對自己掃蕩海盜、稱霸東方,對國家有無人能及的貢獻而感到萬分自豪。過於自滿和高傲使他缺少了與人溝通的意願。根據在一旁聆聽的西塞羅所描述的,那是一場無法給貧困者希望也無法讓富裕者安心的演講。平民派對龐培演說中無關痛癢的牢騷毫不欣賞,元老院派對他也采取不信賴的態度。於是,演說就在全體市民反應冷淡的情況下結束了。盡管龐培具有的勝利將軍的魅力仍然深植於一般市民心中,但是這場演講已成了元老院派輕視龐培的決定性因素。

這場演講後不久愷撒便向任地西班牙出發。但即使愷撒一年後歸國時,龐培的境遇也沒有好轉。元老院讓羅馬人連續兩天沉浸在狂熱和豪華的凱旋慶祝中,而對龐培所提的第三點與第四點要求依然束之高閣,這讓他顏麵盡失。

其實龐培並沒有束手無策地度過這一年,他也嚐試了幾種對策:一是試著和作為元老院派言論先鋒的小加圖搞好關係。由於妻子慕琪婭與愷撒間出軌之事傳到東方,龐培在歸國途中就已經和妻子離婚。恢複單身的龐培表示想要娶小加圖的妹妹為妻,但被小加圖毫不客氣地拒絕了。在地中海一帶聲名無人可及的45歲凱旋將軍,卻遭受34歲的元老院議員如此冷淡的對待,此事成為市民們的笑柄。情緒欠佳的龐培索性避居阿爾巴的別墅而在首都失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