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壯年前期Virilitas(前60-前49年1月,愷撒40-50歲)(6)(1 / 2)

緊接著愷撒指名第四位發言人龐培上台。這時愷撒采取了一種更為有效的方法,他並非要龐培進行表示讚成的演說,而是對著這位“三頭政治”中的一頭,逐條朗讀出《尤裏烏斯農地法》的項目,並以回答讚成與否的方式,逐一詢問龐培的意見。對不擅演說的龐培而言,愷撒的這種做法,令他感到是對自己的一種體諒與照顧。

每當愷撒朗讀一條法令並詢問龐培是否讚成時,龐培的“讚成”總會得到眾人如雷般的掌聲和歡呼聲。全部法令都朗讀、對答完畢,愷撒還不讓龐培走開,愷撒轉頭對龐培說:

“僅僅有法案的成立是不夠的,還必須有人負起監督實施的責任,希望您能接受這個任務。”還沒等龐培的回答,愷撒就轉身對市民們說:

“如此的重責大任,我們怎能不懇請偉大的龐培擔任呢?你們說是不是啊!各位!”

市民們“哇……哇……!”地大聲呼喊著。龐培是位虛榮家,一旦歡呼集於一身時就情緒高亢。他竟忘了自己不擅演說而開始發言起來。他說,如此受到執政官與公民的托付實在是光榮之至。除此之外,他也表示了《農地法》成立的必要性。演說的尾聲,龐培用這句話做結語:

“如果有人執劍刺向這個法案,我龐培定會化為盾牌加以阻擋!”聽見這句話,市民中又響起“哇……哇……!”的歡呼聲。於是形勢急劇變化,元老院派頓生強烈的危機感。於是便強行派出執政官比布魯斯再次發言,表示他作為執政官擁有否決權。愷撒以蓋過比布魯斯說話的聲音說道:

“各位市民,如果沒有執政官比布魯斯的同意,就算各位有多麼強烈的企盼,這個法案依然無法實行。”

群眾已經失控。比布魯斯看見向講壇蜂擁而至的群眾,馬上放棄動用否決權,一路落荒而逃。古代的一位史學家就曾對這件以這種局麵收場的事,說了一句非常諷刺的幽默話:

“到此,這次競賽就在敵方全部退場的情況下結束了。”

《農地法》是經由愷撒深思熟慮而成立的,因此不會那麼容易就放過元老院派。訴諸公民大會強行突破的愷撒,還讓原案中沒有的修正案也通過了。其一是,元老院議員有尊重公民大會決議的義務;其二是,原案中未提及的坎帕尼亞地方,也列為不法借用歸還地。愷撒接二連三的法案使元老院派不得不屈服,這可激起了小加圖反對愷撒的怒火。他聲稱即使被流放也不願承諾這些義務。不過,最後他還是在西塞羅的遊說下屈服了。其他的元老院議員盡管心中有許多不情願,也全數許下了尊重公民大會與公民大會議決事項的誓言。如此一來,《尤裏烏斯農地法》與格拉古兄弟的《農地法》截然不同,它並不是反體製運動的成果,而是所謂“與在野黨協力”的政策,也是一個未經流血而訂立的政策。

西塞羅在給友人的信中提到了自己的打算,他覺得待在羅馬似乎無事可做了,就想到別的村莊走走,專心從事筆耕生活。而屢遭挫敗後受到驚嚇的比布魯斯,即使還處於執政官的任期也一直在宅邸裏閉門不出。

羅馬自建國以來,紀年的方法就沒有稱說幾年的方式,而是以誰與誰當執政官作為紀年。公民們認為這一年(公元前59年)並非愷撒和比布魯斯為執政官,而笑稱是“尤裏烏斯與愷撒”當執政官的年份。公元前59年4月,《農地法》中由20人組成的委員會開始展開活動。由於比布魯斯的退場,自公元前59年4月起至任期結束的12月為止,為期9個月,愷撒實際上是一人在掌管國政。

高盧行省總督

事實上,公元前59年前後,獨自擔任執政官的愷撒並沒有浪費時光。因為還沒有滿足克拉蘇的利益。愷撒提出了《行省法》中有關行省稅征收業者法的修正案。羅馬的行省稅征收稱為“包稅人”,是由私營業者施行的投票製度,得票的“包稅人”,有義務將征稅的三分之一,先支付給國家作為預繳稅款。屬於“包稅人”的“騎士階級”中,以克拉蘇為代表,很早以前就希望能廢止預繳稅款,但是因元老院反對而無法實現。愷撒想實現這個計劃,不過,元老院認為“如果廢止行省稅征收業者預繳三分之一稅款,就太讓他們占便宜了”,愷撒必須提出自己站得住腳的理由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