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壯年前期Virilitas(前60-前49年1月,愷撒40-50歲)(18)(1 / 2)

那年軍團的冬營地,愷撒決定選在加努特斯人和托洛尼人住的高盧中西部。確認已經籌措了足夠最前線冬營士兵過冬的軍糧,愷撒便向南出發了。

羅馬元老院收到愷撒送來的公元前57年戰鬥報告書後,決定舉行15天對神明的感謝祭。愷撒在《高盧戰記》第二卷的結束部分曾這樣寫道:“這是迄今為止誰都沒有得到過的。”當年龐培打敗本都國王米特拉達梯時,元老院為褒賞他的戰績所舉行的感謝祭為12天。當然,愷撒言辭簡練,並沒有說出從前最多為12天、而自己卻得到15天等有失水準的話。隻是寫道15天的感謝祭為有史以愷撒蘇拉龐培來第一次,但是從字裏行間流露出了那種得意的虛榮心。所謂虛榮心,就是想到被別人認為優秀而感到歡喜的心情。前麵我已經提到了龐培與其說是野心家,不如說是虛榮家。另一方麵,愷撒與其說是虛榮家不如說是野心家。但是他的虛榮心可不比龐培要來得小。即使是小,也和龐培差不多。不,或許應該說比龐培大。但是,愷撒的野心比起他超乎常人的虛榮心更為巨大。我隨意繪製了張圖,希望各位思考,期望他人讚賞與即使得不到他人讚賞也執著於達成目標的想法這兩者間的關係。不要僅把眼光放在野心和虛榮心的負麵,而是去注意它的積極麵。

那段時期的羅馬

公元前58年,也就是愷撒高盧戰役的第一年,是“三頭政治”順利發揮作用的一年。擔任執政官的兩人都是與“三頭”密切相關的人物,同時派護民官克勞狄烏斯緊盯元老院派。派小加圖至塞浦路斯赴任、驅逐西塞羅,則成功地排除了這兩位元老院派的論客。但是,高盧戰役的第二年,即公元前57年,局勢有所轉變,元老院派開始反擊。元老院派能這麼做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龐培的消極性

那年的龐培年才49歲。實際年齡雖是49歲,可是精神年齡仿佛是到了退役年齡——60歲,甚至有60多歲的傾向。他認為與相親相愛的年輕妻子尤利婭在一起的生活,已經相當滿足了。可那不過是他自己騙自己,龐培實際上有了隱居的心態。他很少去羅馬,也很少去妻子尤利婭的父親那裏。在他的腦子裏,一直存有在“三頭政治”中獲利最多的是愷撒這樣的想法。因此,在公元前57年的執政官選舉中,他並沒有積極的動作。這年當選的兩位執政官之一是元老院派推出的雷托魯斯,他既是龐培的敵人又是西塞羅的親友。另一位當選者是梅特魯斯,這個人是屬於愷撒派的。

二、護民官克勞狄烏斯的狂妄

克勞狄烏斯驅逐了西塞羅報了一箭之仇後,做了比愷撒指示更多的事。他以盯住元老院為由,逐條成立了無視元老院的過激政策。如根據社會福利政策的小麥法》,克勞狄烏斯將對貧民階級的小麥低價格配給改為免費給付。此外,為了保持退任護民官後自己的勢力,甚至自費雇用、組織了個人警團。並且,將原本存在於羅馬的職能之別的組織化為政治組織。因為如果能借由組織來操控團體的行動,就可容易地左右公民大會和平民大會的動向。

這樣的決定雖然受到大眾熱烈的歡迎,但是10年後,這三項都被獨裁官愷撒廢止了。連屬於平民派的愷撒都要廢止,可以想見元老院派的態度。其實這三項法條在成立之初,不隻是元老院派,連西塞羅口中“深思熟慮的人”也對此給予了非常不好的評價。克勞狄烏斯的狂妄使龐培皺起了眉頭,同時也使穩健和有良心的人疏遠了他,於是最後造成了對元老院派有利的形勢。

三、小加圖的歸任與解除對西塞羅的驅逐令

小加圖即使回到任職地,也未必能讓元老院派東山再起。小加圖的曾祖父大加圖,曾經彈劾擊敗漢尼拔的英雄西庇阿·阿非利加努斯。有“大”字加在名字前邊的這個加圖,是個口齒伶俐的論客,但是由於他頗為幽默的說話方式,還是具有吸引聽眾的魅力。相反的,小加圖說話犀利但完全無幽默感。雖然他和大加圖同樣是清廉的政治家,但是由於無幽默感,他並不得人氣。他雖自恃38歲年輕力壯,可以發表長篇大論,但其實隻會令聽眾感到厭倦而已。因為羅馬人和希臘人相比,更有幽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