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壯年前期Virilitas(前60-前49年1月,愷撒40-50歲)(19)(1 / 2)

但羅馬以前並沒有如此重大的職位存在,確保糧食的工作不過是由按察官等年輕的公職人員來擔任。所以之所以加上海軍總司令官職恐怕是為了吸引龐培上鉤吧。擁有兩個軍團以上戰略單位的指揮權,當然就意味著有“絕對指揮權”。10年前與海盜作戰,擁有豐功偉績的龐培,這次表麵上是確保糧食安全,卻令人自然地覺得是當海軍統帥。

羅馬不是以海運立國,自然也不屬於海軍國家,因此基本上沒有組建過海軍。如有需要,則向同盟國或行省要求派遣海軍進行支援。如果西塞羅所提出的法案通過,龐培就成了羅馬人中唯一能夠組建海軍的人了。這件事讓年近50歲的龐培的自尊心膨脹不已。

接著西塞羅提出的法案成立了。龐培麵露感動地表示將努力做好這件重責大任的事,接受了這個羅馬史上首次出現的重要職位。

元老院派的反擊並沒有表現出反“三頭政治”的樣子,這樣反而更有效果。因為如果使愷撒和龐培之間的穩固關係動搖,原本就不適合做政治人物的龐培就更可能走向非政治化。事實上,那年夏天所舉行的下屆執政官選舉中,元老院派推派的候選人以最高票當選,“三頭政治”派好不容易僅有菲利普斯一人入圍,但危險的是兩名執政官的位子都被屬於元老院派的人占領了。

“三頭政治”派在法務官選舉中,八人中也僅當選兩人。在執政官選舉中,僅以微小的差距屈居次席的耶諾巴爾布斯,甚至宣布在自己當上執政官時,要解除愷撒高盧行省總督的職位。

在這種形勢下,西塞羅被克勞狄烏斯驅逐後遭到沒收的資產得到了歸還,被燒掉的帕拉蒂尼山的用地也還了回來,新居的建築費用也決定由國家賠償。西塞羅以其他兩棟別墅也蒙受其害為由,要求補償修繕費,也得到了允許。西塞羅再龐培劇場想象複原圖(上:由舞台眺望觀眾席;下:由觀眾席俯視舞台)度成為活躍於首都羅馬的權勢人物。

也許是恢複了元氣吧,龐培開始實現他遠征東方時就有的夢想——建設羅馬最初的常設劇場。但由於羅馬人很難接受希臘戲劇中常有的性別反串,因此他們向來蔑視希臘戲劇,在羅馬也隻有每當上演時才搭建的木造劇場。羅馬人常積極於其他公共建築物的建設,但是一直到公元前1世紀中的這個時代,還沒有常設的劇場。因此龐培在希臘看到壯觀的石造半圓形劇場後,決定也在羅馬建造類似的劇場。隻不過為了不會招致非難,他要求在大劇場正麵觀眾席的最上部,加蓋一座獻給維納斯女神的小神殿。如此一來,由龐培建造的羅馬最初的常設劇場,也就能夠借著神之名落成了。這座稱為“龐培劇場”的大型建築建造在羅馬城外寬廣的馬爾斯廣場上。

公元前57年,一切都如元老院派所設想的在順利進行,但我認為唯獨在一個地方他們犯了錯,那就是出於對抗克勞狄烏斯所組織的個人警團,而容許米羅這個淺薄的男子組織了他的暴力團體。

兩個暴力組織在一起而不起衝突是不可能的。打著平民派與元老院派的招牌而進行暴力活動,比單純的暴力團體衝突的情況更糟。在羅馬市中心,暴力和爭吵幾乎已成家常便飯,而這給了在外邊應付戰事卻對首都情報了如指掌的愷撒反擊元老院的理由。因為無須再舉證,元老院體製連首都的治安都無法維持,正顯示其缺乏統治能力。

“盧卡會談”

當時被稱做“阿爾卑斯山以南高盧”的行省就是現在的北意大利。擔任此地統治與防衛的行省總督的官邸在拉文納,位於距羅馬國與行省邊境的盧比孔河35公裏以北的地方。自公元前56年後,巡視行省的愷撒就常落腳拉文納,毫不怠慢地關注著羅馬政治形勢的變化。

公元前56年3月,在拉文納愷撒聘請了“三頭”之一的克拉蘇。據研究者所說,由於此時期的愷撒自己負擔了四個軍團的編成,因此不要說歸還以前積欠克拉蘇的債務,他甚至還需向他再借錢。不過在債務人叫債權人過來的情況下,兩人的關係便相當特殊了。而受羅馬式教育的愷撒相當尊重年長者,43歲的他寫給57歲的克拉蘇一封誠懇的聘任函,克拉蘇也答應了,然後順著弗拉米尼亞大道一路北上拉文納。接近月底時,兩人便一起離開拉文納。首先,經艾米利亞大道向西北行,再由羅馬軍基地摩德納鎮越過亞平寧山,而越過南側山頭所到達的城鎮就是盧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