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比利時人所著、在法國出版的名為《阿斯泰利克斯曆險記》的漫畫,其成功之處在於對作為羅馬化優等生的祖先,極盡幽默諷刺之能事。這本書稱愷撒稱霸高盧的說法實際上是個謊言,還有一個小村落並未臣服於愷撒。這是“阿斯泰利克斯叢書”的基本故事線索。這個小村莊為什麼沒有臣服呢?因為該村的祭司用藥草調成了“力久酒”,隻要喝下去,就會像吃了菠菜的波比一樣充滿力氣,羅馬軍團被擊得潰不成軍。也由於這個緣故,給愷撒的高盧稱霸留下了小小的遺憾。
這本漫畫深受成年人的喜歡,它在細節處描摹得極為細致。一是若是早調製出這種神奇有效的“力久酒”,可以讓高盧全族飲用,高盧可能就推翻了羅馬的統治。可惜喝“力久酒”的隻有一個部族。二是漫畫中變成像波比般的高盧人,屢屢挫敗前來鎮壓的羅馬軍團。然而書中所寫的羅馬軍團指揮官並非是愷撒,如果在這方麵也沒有忠於史實,這本漫畫就更具備諷刺效果了。
盡管有愛國思想的流露,法國人也是理性的民族,法國人喜愛的《阿斯泰利克斯曆險記》中,全然不見被支配民族的憤懣,也毫無被害者意識帶來的陰沉麵。漫畫中對愷撒形象的刻畫,也是在熟讀《高盧戰記》、充分了解曆史之後。愷撒是漫畫者嘲諷的對象,卻也是他們尊崇的角色。愷撒被描繪成令人無法感到憎惡的征服者。正是因為愷撒,法國人才免於被他們憎惡的日耳曼人同化。
那麼,高盧戰役後的高盧人,又是如何看待“羅馬化”的呢?他們又如何看待自己的高盧特質?漫畫《阿斯泰利克斯曆險記》中,這些都是很有意思的看點。阿斯泰利克斯率領喝下祭司特製的“力久酒”的高盧人,擊潰了無敵的愷撒軍團,從來不曾屈服於羅馬的武力之下,也不曾臣服於羅馬文明。他們拒絕跟羅馬相關的一切,繼續保持高盧人特有的習性。
在書中,不同於短發、剃須的羅馬人,如同羅馬人所稱呼的“長發高盧”,他們的發長幾可編成小辮,胡須也不剃。此外,不同於短衣加披風的羅馬式裝扮,繼續穿著長褲,被羅馬稱為“長褲高盧”。此外,羅馬人的主食——以小麥粉為主熬製的濃湯,在高盧人看來難以下咽,他們依舊大口吃自己熱衷的烤野全豬。盡管森林被砍伐、沼澤被填埋,高盧開始了都市計劃,這些不曾屈服的高盧人依然像從前一樣,住在木材和泥土建造的房子中,走在不曾鋪設路麵塵土飛揚的道路上。他們對享受水利工程的便利、水源直達廣場和家庭的高盧人嗤之以鼻,與往常一樣隻用河川之水。在他們看來排水工程對比鄰森林的村落而言並非阿斯泰利克斯阿斯泰利克斯的部族長如果有讀者認為,快樂的阿斯泰利克斯與夥伴的對談,表現出被支配的高盧人對支配者羅馬的反抗,作者首先會反對吧。喜愛這一係列漫畫的法國人大概也會大笑不止。一個自認為卑屈壓抑的民族,產生不了《阿斯泰利克斯曆險記》這類作品。日本雖然引入了此套漫畫作品,但發行並不成功。羅馬史的知識在日本並未普及,這也是無可奈何的結果。
愷撒“介紹”給大家的大國就是今天的英法兩國。法國在2000年後產生了此類諷刺作品,為何在英國卻沒有出現呢?我認為,最先將英國介紹給文明世界的雖然是愷撒,但促使不列顛正式羅馬化是在帝政時代以後。這一時期應該沒有足以和寫出《高盧戰記》的愷撒相媲美的人物吧。相反,法國則將自己的“羅馬化”寫成易懂且巧妙的文學作品遺留給後世。而結果創造了不是對征服者愷撒的抵抗式文學,而是成了諷刺象征的文學。丘吉爾所說“大英帝國的曆史,開始於愷撒渡多佛爾海峽”時如此地坦然。而高盧也就是法國無法對這段曆史毫不在乎。愷撒所寫的《高盧戰記》與對高盧的戰後處理,就高盧人來說是“犯罪”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