愷撒遵從元老院的決議,送返屯駐北意行省的第十五軍團,取而代之的是由高盧來的第十三軍團。而他自己所義務提供的軍團由在高盧的第十四軍團遞補,並且還告訴他們,就要離開高盧回羅馬了,然後稱讚這兩個即將離開的軍團士兵這些日子來的英勇戰鬥,付完薪俸後才將他們送回故國。
不過這下子愷撒手裏的軍團就減至8個了,而被送返的2個軍團也正如愷撒的預料,他們沒有被送往敘利亞,而是被置留在龐培的老兵所集中的南意加普亞。
麵對這種情況,愷撒並未提出抗議,但是雖未抗議,此時他已經未經元老院許可,擅自到南法行省征募誌願兵了。誌願者非羅馬公民,而是高盧人,因此不以正規羅馬軍第某某軍團命名。因此,組成的總計22個大隊,實際上相當於2個軍團的新編組兵力,並被命名為“雲雀軍團”。這是因南法行省有許多雲雀而得名。
總之,愷撒表麵上顯示出順從元老院決議的態度,但是思想上,他依然認為隻要龐培有10個軍團,他自己就也要握有10個軍團。護民官古裏奧一麵假裝成元老院派,一麵著手延遲高盧總督繼任者的計劃,於是搬出“法”的法律論爭展開了。如果以法律論爭也無法左右元老院的議決時,他就行使護民官投否決票的權力。盡管世人也會因此知道古裏奧和愷撒走得很近,但是否決權的行使是護民官的正當權力。元老院派就隻剩咬牙切齒了,而且一麵咬牙切齒,一麵等待古裏奧的任期截止——至公元前50年的12月9日,但是此時愷撒用來粉碎他們計劃的對策已經準備好了。
護民官安東尼
護民官的任期是從12月10日至下年的12月9日,選舉通常與執政官選舉同期舉行。與在執政官和其他公職選舉中,隻要擁有公民權的人都有投票權的公民大會不同,護民官的選出,是由隻有平民才有投票權的平民大會來決定。在平民大會中,元老院派的影響較小,因此被視為是平民派領導人愷撒的地盤。在平民大會中,愷撒所推派的候選人要當選護民官是很容易的。當時的安東尼剛滿32歲,是莎士比亞的《安東尼與克婁巴特拉》中的主角,雖然他有在愷撒之下擔任軍團團長的軍務經驗,但是說到政治,這還是頭一遭。不過,愷撒在此時已返回北意行省,北意行省的總督駐地在拉文納,距離羅馬約三天的行程。如果派遣緊急使者,可以更節省時間。比起在高盧時,送達指示自然是容易多了。安東尼當選護民官,愷撒利用護民官對抗元老院的策略也就能夠繼續施行了。
盡管護民官古裏奧麵臨任期即將結束,但古裏奧的活躍,令在拉文納的愷撒感到相馬克·安東尼當滿意。學者也未必隻會寫些正經八百的話,有時也會有些通俗的表達,那是因為通俗的表達能適當地反映出現實。而羅馬史的世界權威學者之一,也寫了下麵這句話:“古裏奧是高價位但卻值得收買的人。”
但是鑒於龐培的反對,古裏奧也不可能將愷撒的任期延長一年至公元前49年年底。也是由於龐培的反對,愷撒的卸任與召返回國也就沒能實現。結果,古裏奧所利用的武器是否決權,使得元老院下不了決定。
但是由於愷撒身在拉文納,所以他將戰術作了些許調整。他以就任執政官,並且在羅馬的現行體製下對國家進行改造作為自己的目標,而在此之前愷撒決定留在行省,一直到公元前49年夏他被選為執政官。他的不在場候選人權利,受到《護民官法》的承認,即使元老院派因此繼續努力奔走,還是沒達成廢除此案的目的。執政官在公元前49年夏被選出,就任日期是在公元前48年1月1日。但是元老院的討論必須事先征求下任執政官的意見,因此可視同為有官職。這和退任行省總督的個人完全不同。因此,按照不可告發有官職者的規定,愷撒避免了遭受敵人訴訟炮火轟擊的危險。愷撒之所以有可能留居行省總督,是因為他的繼任者尚未確定,一旦決定好繼任人選後,元老院又會以使用否決權的常用手法,使之回複到原點。
但是這兩派的敵對狀態,使得首都羅馬人心不安,年長的人回憶起馬略與蘇拉時代的內亂,並且害怕再次發生內亂。西塞羅所疼愛的年輕人卡埃裏烏斯等人,正宛若局外人,熱衷於觀看龐培與愷撒兩人誰勝誰負。愷撒認為行使否決權,造成元老院繼續癱瘓的狀態,對自己也是不利的。護民官不僅可行使否決權,也有政策立案權,愷撒正是注意到了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