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即使他留在愷撒一方,也並非出於理解愷撒所認為的建立新秩序的必要性,而隻是為了守護與愷撒間的友情。因此,拉比埃努斯的煩惱是,究竟要選擇先天的關係,還是重視後天的因緣呢?即使本想吐露心事與愷撒作番詳談,但這是個即使這樣做了也不會改變答案的行為。
我認為這兩人之間或許並沒有插入什麼商談。某位史學家評論這是“兩個男人的戲劇”,他們並未觸及此事而一起度過了緊張的三個月。這真是兩位壯年男子的沉默對手戲。
龐培這邊揮舞著“client”關係的旗幟,執拗地勸誘拉比埃努斯。13年前已經解散自己的軍隊、部屬也都當了農民的龐培,他所想要的是可靠的實戰型大將。拉比埃努斯作為武將的能力,光是閱讀《高盧戰記》,就讓自身也是優秀武將的龐培給予了他肯定的評價。此外,如果能夠成功地拉攏有愷撒右腕之喻的拉比埃努斯,明顯的,這對愷撒而言是一件相當棘手的事。龐培想借著拉攏拉比埃努斯而達成一石二鳥之計。
在這場“喜劇”的背後,還有愷撒與元老院以法律為武器所進行的鬥爭。愷撒這邊所提出的第一、第二、第三妥協案均遭否決。1月7日終於來臨了。愷撒如果不遵從“元老院最終勸告”,就成了叛國賊。而龐培握有兩個軍團,愷撒手邊卻僅有一個軍團。但是如果等己方準備好時,對方也已經準備好了。於是愷撒命令士兵們集合。
第十三軍團對愷撒而言並非是特別的軍團,並不像第十軍團那般獲得他的信賴,也就是說,第十三軍團並非愷撒的第一精銳部隊。不過,他們都是從公元前57年編組開始,就與愷撒一起經曆七年高盧戰役的士兵。於是對著這些部下們,最高司令官開始說話了。
他對擁有羅馬公民身份的士兵,要求他們與同是羅馬公民的士兵戰鬥。如果是普通的政治家,一定會表明自己的立場,宣講正義屬於己方,因此現在將起的內戰,並非為守私利,而是為了達成公益等等。但是,愷撒的做法完全相反。
首先,他控訴反愷撒派者利用一切的機會進行對他不公的貶損,為此還把龐培牽扯進來,使人不禁要歎道反愷撒派是多麼沒品格。第二,批評元老院侵害了護民官行使否決權的權力,連蘇拉也沒侵犯過身為平民代表的護民官所擁有的權力。愷撒指出,類似格拉古兄弟及薩圖紐斯的犧牲,不是過去式,而是現在也有可能發生的事。即使是現在的羅馬,與那個時代依然沒什麼兩樣。最後,他說了一句最重要的話。
這位自高盧戰役的九年當中,有諸多勝戰記錄、稱霸高盧、成功壓製日耳曼和對國家有重大貢獻的最高司令官,要求他的部屬為他守護名譽與尊嚴。第十三軍團的士兵在聽到這句話後,一齊叫道:“為了洗刷最高司令官與護民官所受的侮辱,我們已經準備好無論是天涯海角也要追隨愷撒!”愷撒命令士兵在夜晚集合。我想也許從下麵百人隊隊長的話,可以顯示當時追隨愷撒越過盧比孔河、認為自己也成了叛國賊的士兵心境。
“這場內戰如果結束的話,愷撒的名譽得以恢複,我們也可以恢複自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