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宮福易斯來的急件之後,西庇阿和他的兩個軍團正在小城東北90公裏以外的地方,色薩利地區的大城拉裏薩。而龐培及其9個軍團還沒到達色薩利地區。從安插敵營的情報人員那裏獲得了這個消息後,愷撒決定進行閃電戰。一雪前恥的信念在士兵們心中熊熊燃燒。他們僅用半天時間就完成了作戰準備。
7月26日下午3點,愷撒軍發起火焰般的猛攻,在當天日落之前就完成了戰鬥。愷撒這次允許士兵們在城中進行掠奪,但是時間很短。當天夜裏,他們就拔營前行了,向下一個目的地美托羅珀裏斯挺進。第二天一大早,軍隊就到達位於東南方向20公裏處的美托羅珀裏斯。
美托羅珀裏斯也是曾經和愷撒立過誓約的城,但這裏也和宮福易斯一樣,打算對愷撒緊閉城門。然而眼見著愷撒陣前押著的宮福易斯居民們的樣子,美托羅珀裏斯居民們看到了自己的命運。他們覺得與其抵抗然後被愷撒掠奪和俘虜,倒不如趕緊開門為妙。
愷撒對待美托羅珀裏斯的態度和宮福易斯的態度截然不同。這是為了讓色薩利其餘地方的城市能夠信守當年與自己的誓言而實施的舉措。他的目的達到了。當然,西庇阿軍隊所在的拉裏薩除外。
在這裏,愷撒第一次改變了行軍的方向,不再往東南,而是朝正東方向行進。東麵50公裏外的地方,正是絕好的適合會戰的平原。首先,那裏已經進入小麥的收獲季節,有著充足的糧食補給。此外,那裏也是迎戰龐培的最佳地點。愷撒到達這個法薩盧斯平原的時候已經是7月29日了,離都拉斯撤退已經整整過去了23天。
龐培一直向希臘中部追擊愷撒。他和西庇阿在拉裏薩會合是在8月1日。兩雄決戰的大舞台已經就緒。
時間是在龐培58歲生日之前一個半月,在愷撒52歲生日之後的一個月。
大決戰開始
同為愷撒著作,《高盧戰記》和《內戰記》在表現手法上有些不同。最大的不同之處,表現在戰略層麵上。《高盧戰記》中愷撒為什麼考慮使用某個戰略,都會用語言表述出來。而在《內戰記》中他隻是記述自己考慮過的戰略,而盡量避免對其思考的過程進行直接表述。
究其原因,因為《高盧戰記》是以高盧人、日耳曼人和不列顛人為對手的戰記,這些人是書的讀者羅馬人的反對對象。而《內戰記》中記述的是和同胞手足相殘的戰事,它的讀者和愷撒的對手同為羅馬人。
因此,愷撒盡量避免使用誘敵作戰、誘餌、陷阱等語言。愷撒的這兩本書,特別是《內戰記》,並不像西塞羅所評價的那樣是“想給寫曆史書的人提供史料而書寫的”。當然,如果從結果來看,這兩本書確實可稱為是提供史料的好書。這是因為愷撒所特有的透徹的視角,以及簡潔、明晰、客觀的表現手法所致。愷撒的本意,特別是《內戰記》中的本意,是希望同時代的羅馬人理解他的行為。他寫出此書給同胞看,為的是獲得同胞的理解和支持。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愷撒給自己立下的最重要的課題,是建立羅馬的新秩序。為實現這個目標,他不得不訴諸戰爭,而且必須在戰爭中取得勝利,而在以勝利的姿態結束戰爭之後,他還要為了建立新秩序而獲得更多的幫助者和支持者。
正因為如此,寫《內戰記》時愷撒在語言的選擇上就相當地慎重。對龐培所犯下的錯誤,他並沒有用語言明確地表述出來。自己對龐培所設置的陷阱之類,他也絕對不寫。所有可能觸犯同胞羅馬人反感神經的語言表達,他都慎重地加以避免。
建立新秩序實際上就是政治。有誌於政治的人自然知道,沒有中間派和反對派的話,也就不會被稱之為政治了。愷撒正是要通過《內戰記》來說服自己的反對者和中間派。
雖然愷撒在遣詞造句上慎之又慎,但是在如實記述這一點上,《內戰記》與《高盧戰記》是保持一致的。所以說,行文風格反映寫書人的性格,是不會輕易改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