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壯年後期Virilitas(前49年1月-前44年3月,愷撒50-55歲)(38)(1 / 2)

6月,愷撒的身影終於出現在了安提阿。而等愷撒處理完維持“和平的羅馬世界”所必須解決的種種事項後到達小亞細亞時,6月已接近尾聲了。在過去的6個月裏,法爾納凱斯幾乎已經控製了小亞細亞一半領土。愷撒帶來的是他的精銳第六軍團、800名日耳曼騎兵,加上多米提烏斯手中的一個軍團,以及痛恨法爾納凱斯侵略的諸侯們的援兵。雖然第六軍團因為傷病員的原因,人數銳減到1000人,但是加上其他力量,愷撒手中的兵力也超過2萬人。其實,僅僅是愷撒親自前來這個消息,就已經逼得法爾納凱斯不得不選擇用外交手段來解決。愷撒也同意這個要求,但此時的法爾納凱斯犯了一個錯誤,故意拖拖拉拉不派遣使節,以便延長談判時間。愷撒見此,當即決定終止談判,加速朝小亞細亞進軍。到卡帕多西亞地區,也就是黑海附近的澤拉,雙方展開對決。麵對數量雖少卻絕非浪得虛名的第六軍團的猛攻,東方的士兵們顯然難以抵禦其鋒芒。戰爭過後,愷撒送給羅馬元老院的戰報裏,隻寫下了三個詞:“我來,我見,我征服。”

從這句話及後來的“勝敗在此一舉”、“布魯圖,你也在啊”等名句來看,愷撒簡直有做廣告文案的才華。持相同觀點的不隻我一人。“我來,我見,我征服”

這句話的拉丁語原文實際上是非常簡潔的三個詞,在美國買一盒菲利普莫裏斯公司出品的萬寶路,就可以看到香煙外盒正反麵的紋理中,都印有“VENI,VIDI,VICI”字樣,如同標榜典型的美國男性的生活方式就是萬寶路似的。“我來,我見,我征服”成為了愷撒軍隊的風格。

而“被來,被見,被征服”的法爾納凱斯,雖然在這場戰役中逃脫,但4年後仍孤寂地死了。本都王朝的王位,愷撒授予了在亞曆山大港戰役中作為援軍先鋒奮戰過的本都王族米特拉達梯。這樣,愷撒成功地平息了小亞細亞“友好同盟”們的紛爭,讓各民族回到各自的領地上生活。

在世紀大決戰法薩盧斯會戰中獲勝後,愷撒仍然清醒地保持著他一貫的問題意識。雖然在埃及卷入了意外的戰爭,不得不花一些時間來處理,但是愷撒依然把該解決的事情一件不落地解決好了。在此後的行軍過程中,他爭分奪秒地處理好了猶太、敘利亞、小亞細亞的諸多事端。因此回到羅馬之前,在愷撒眼中隻剩下一個麻煩了,那就是希臘。

整個東地中海地區,在內戰時期都是龐培的“地盤”,用羅馬人的觀點看,也就是龐培的clientes。因此,龐培才有信心放棄羅馬本土,而希望在希臘反敗為勝。也正是如此,愷撒“必須要做的事”就是把龐培的這些地域都變成自己的地盤。當然,愷撒是以羅馬國家利益最大化為目的來進行這一切的。除了在埃及和法爾納凱斯不得已的兵戎相見,愷撒還是希望以政治手段而非軍事壓迫來達成這個目標。愷撒麾下隻帶了第六軍團的1000名士兵和騎兵團的800人,這是連小小領主都能輕易募集到的人數。愷撒沒有用武力脅迫,而是憑借戰勝龐培的聲望以及調停、裁決過程中的公正,實現了自己的目標。在這一年中,愷撒隻在亞曆山大戰役和“我來,我見,我征服”這兩次動用過武力,即使是麵對曾經作為和龐培決戰的戰場、曾經全力支持過龐培的希臘,愷撒也從未改變過這個方針。

如果橫穿希臘北部沿埃格納提亞大道到達都拉斯,然後在都拉斯坐船渡海的話,愷撒在打敗法爾納凱斯後兩周內就能回到意大利。然而愷撒卻用了一個月的時間解決沿途各地問題。此時,受命監理羅馬內政的安東尼傳來急報,稱羅馬發生了自己不能解決的事情。接到急報後的愷撒此刻仍決定先處理東地中海的最後一個麻煩——希臘。遠離回羅馬的主大道,愷撒進入希臘的中部,並在雅典召開了希臘城邦代表大會。在希臘,愷撒同樣沒有對那些曾經的龐培派問罪,不論是羅馬行省,還是像雅典、斯巴達這樣的獨立城邦,一切待遇都如前,並且還廢除了龐培為了決戰所征收的特別稅。但是,麵對這些一直支持龐培的雅典市民,愷撒還是情不自禁地諷刺了一句:“你們這幫人因反複自蹈死罪而為眾人所知,又因為蒙祖先庇佑逃脫罪罰而聞名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