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三頭”製作黑名單的另一個重要目的是為了籌措資金,因此黑名單中的2000名有經濟實力的人士,被沒收全部財產。西塞羅的好友,著名的富翁阿提庫斯就因曾支援過布魯圖而位列黑名單中,差點被處罰。因他長年擔任安東尼之妻富爾維婭的經濟顧問,後來安東尼看妻子的麵子,將他除名。
此外,西塞羅因曾大肆發表彈劾安東尼的演說而位列黑名單榜首。口口聲聲稱“仲父”、經常寫信求教於他的屋大維此時也表現得異常冷漠,非但沒有試圖救他,而且對安東尼的提議連眉頭都沒皺一下。西塞羅的罪名是“刺殺愷撒行動的思想指導”。如果翻閱刺殺愷撒時期西塞羅和布魯圖等人之間的頻繁通信,這個罪名也不是毫無理由的。然而對思想的處罰並不屬於刑法的問題。但實際上“後三頭”提出黑名單,本身的目的就是為強力掃除反對勢力。因此西塞羅的問題並不屬於刑事範圍,而屬政治鬥爭範疇。
公元前43年冬,整肅風暴席卷了羅馬及整個意大利半島。蘇拉當年采用的給予告密者獎賞的製度重新被啟用,意大利陷入了血雨腥風中,宛如40年前蘇拉的白色政治再現。一旦被列入名單,就逃脫不了悲慘的命運。即使名單人員家族中的婦女、兒童也會被嚴刑拷打,要求供出其夫或者其父隱姓埋名的地點。那被定為死刑的130人,一旦落網首級即刻被割下然後送往羅馬,連押運的過程和麻煩都省了。古羅馬廣場的講壇上擺滿了首級,與蘇拉時代並無二致。
“後三頭”對黑名單上的人物一律從嚴處理,甚至到了“大義滅親”的程度。“三頭”中雷必達的親弟弟巴魯斯·埃米利烏斯·雷必達,安東尼的親舅舅路奇烏斯·尤裏烏斯·愷撒都被定為死刑且行刑過程嚴苛。
自愷撒渡過盧比孔河、羅馬內戰爆發以來,羅馬人分成了兩派——愷撒派與龐培派。大多數家族內部也因支持不同的領袖而發生了分裂。畢竟愷撒和龐培的鬥爭並不僅是一家一族的衝突,而是關係到國家整體的政治鬥爭。一家一族之內的骨肉親人間自然也會因各自不同的政見而爆發衝突。內戰結束後,家族內部血親也因政治陣營分為勝者和敗者。
愷撒對失敗陣營人士采取了寬容政策,一方麵因為他很清楚如果不處理好敗方心中的怨憤,對整個國家並無好處;另一方麵因為他寬容的性格,他根本不願看到這樣互相怨恨的悲慘局麵出現。或許愷撒心中的理想羅馬,應該是個既無成王也無敗寇的世界。
然而愷撒的繼任者們,卻因親曆了愷撒遇害事件,而對“寬容”不放心。他們認為如果不將敗方們斬草除根,便永無寧日。不過也有一些舊龐培派,因被愷撒生前委以重任,而免於受苦。大文豪特倫提烏斯·瓦羅便是其中一位。愷撒敬重其文學造詣,任命他為羅馬首任國家圖書館的選書人。而且這位瓦羅和西塞羅不同,他在得到愷撒赦免後就遠離了政壇。
西塞羅之死
公元前43年11月28日,“後三頭”首次公布黑名單。不過這份名單上並沒有詳細列出2300人的姓名,而是公布了16位要犯。這16人包括了直接刺殺愷撒的布魯圖等14人和西塞羅兩兄弟,並且西塞羅之名赫然列在榜首。當時西塞羅已經對安東尼和屋大維聯手的羅馬政治不再抱希望,離開首都,在名下的8處別墅中輪住。同時他還念念不忘遠在希臘的布魯圖等人的安危,不斷打聽他們的行蹤。黑名單公布時,西塞羅還待在三麵臨海的阿斯托拉別墅中。知道自己名列名單之首後,西塞羅最初打算乘船逃往希臘。彼時彼刻,如果他真這麼做了,或許還能逃離意大利,然而西塞羅最終沒有下定決心。後來的曆史學家們認為這是西塞羅優柔寡斷的性格造成的悲劇,筆者對此倒不讚同。無法拋棄親弟弟昆圖斯而獨自逃生是西塞羅留下來的重要原因。昆圖斯一直和兄長西塞羅生活在西塞羅的別墅中,不久前因取必需品而回到羅馬近旁的圖斯庫羅姆別墅。
曾經在愷撒麾下參與高盧戰役的昆圖斯,此番被列入黑名單的死刑部分中,隻因其兄長西塞羅是頭號要犯。因此西塞羅肯定不能拋下弟弟獨自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