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為以上所述的理由,愷撒在指定當時還叫屋大維的奧古斯都作為繼承人時,為彌補他出身上的不足,特地將他收為養子,納入了愷撒家族。不過,在那些盡管日趨凋零,但仍然位居羅馬社會頂端的貴族們的眼裏,養子和親生兒子是不可同日而語的。而一般民眾對貴族又有著崇拜的心理,無論愷撒做什麼都會盲目地給以支持,奧古斯都行事卻不得不小心謹慎。
奧古斯都繼位之後,努力彰顯自己的存在,我認為他並非是為了滿足虛榮心,目的在於促進羅馬國家的繁榮和穩定。奧古斯都在這方麵煞費苦心,還是挺令我感動的。我舉幾個例子來說明。
首先是墓地。和愷撒無心身後事不同,奧古斯都在馬爾斯廣場的北邊,為自己及家族建立了前所未有的壯觀的陵墓。再者是愷撒廣場和奧古斯都廣場規模上的差異。前者是羅馬廣場擴建計劃中最早的一個建設項目,後者是為紀念戰勝愷撒的暗殺者們所建。
愷撒廣場隻有兩尊重要的雕像:一尊是作為愷撒·尤裏烏斯家族守護神的維納斯女神的大理石雕像,建在神殿中堂;另一尊是建在神殿前廣場中央的騎著戰馬的愷撒的青銅像。
奧古斯都廣場和愷撒廣場形成鮮明的對比,僅是主要雕像的數目就十分驚人。
首先是位於廣場中心的駕馭著四駕馬車的奧古斯都的青銅像,當初建造廣場的名目是獻給戰神兼複仇之神的馬爾斯神,所以銅像還算是有其象征意義。廣場神殿內的中央也有一尊複仇之神馬爾斯神像,在它的左邊是維納斯女神像,右邊則是神格化了的愷撒雕像。我們從建造廣場目的可以理解豎立這幾座神像的意義。
主要的雕像不止以上幾尊,從尤裏烏斯家族的始祖,維納斯女神之子的埃涅阿斯、孫子蘇比沃斯及其親屬,到尤裏烏斯家族起源地的阿爾巴隆加(Alba Longa)的國王們,再加上羅馬共和時期的曆代偉人,浩浩蕩蕩地排列在一起。奧古斯都大概是想要這些曆史偉人替他做後盾吧。為了滿足奧古斯都的願望,廣場兩側特地加建了半圓形空間,來容納目前可以考證的這16座雕像,我對羅馬建築師們的才華深表敬意。
不同於愷撒廣場的素樸,奧古斯都廣場充滿了威嚴之勢,這反而產生了一個副作用,羅馬時代的戀人們,對這裏都敬而遠之。
半圓形的部分是寬闊的廣場中最舒適的空間,但那裏也立滿了建國以來諸位偉人的雕像。其中最不適宜的是阿庇烏斯·克勞狄烏斯(Appius Claudius)的像。阿庇烏斯是羅馬式道路係統的創立者,著名的阿皮亞大道就是由他主持鋪設的。這位人物老年時雖然視力衰退,但精神不減。當年元老院因敗北欲同敵方求和時,他曾大聲嗬斥:“羅馬隻有贏才講和,不會因為輸而講和!”
在這樣一位人物的注視下,情侶們怎麼親熱得起來呢?老先生的怒吼似乎隨時會從天而降,所以羅馬情侶們約會,都會去隔壁的愷撒廣場。
愷撒廣場有愛神維納斯和情場高手愷撒的雕像,正好用來做情人們的守蘇布拉駕馭著四駕馬車的奧古斯都青銅像護神。帝國時代的詩人,不知是馬爾提阿利斯(Martialis)還是尤維納利斯(Juvenalis)曾寫過一段詩,幽默地描述了一位在羅馬廣場的法庭上滔滔雄辯的律師,約心儀的女孩去愷撒廣場相見,走到了愷撒的騎馬雕像下,竟然一句話也說不出來。我想,騎在馬上的愷撒看到這個情景,一定會大笑著對他說:“小夥子,加油啊!”
被情侶們嫌棄的奧古斯都廣場也並非完全沒有人氣。它經常被當時羅馬盛行的私塾性質的中小學校作為戶外教室使用。廣場上豎立的那些偉人的雕像,正好就地取材拿來做課本,是上課教學的好地方。
當年還是愷撒·屋大維的奧古斯都,在同安東尼和克婁巴特拉聯軍的亞克興角海戰的前夕,曾向阿波羅神祈禱保佑勝利。戰爭勝利、凱旋之後,他立刻在帕拉蒂尼山上建造了阿波羅神殿。在此之前,阿波羅神並不是羅馬人傳統上敬奉的主要天神。此外,在有天神聖地之稱的卡匹托爾的山上,建有男神朱庇特(希臘的宙斯)、其妻子朱諾(希臘的赫拉)和智慧女神密涅瓦(希臘的雅典娜)三位主神的神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