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奧古斯都統治中期(前18-前6年,45-57歲)(18)(1 / 2)

賀拉斯天生有詩人的激情,又值年輕氣盛的23歲,完全被當時的氣氛所感染,投筆從戎,參加了誌願兵。他加入的是殺了“暴君”愷撒的布魯圖的軍隊。他在軍隊中擔任大隊長,所以是名副其實的參戰軍人。

然而,腓立比戰役愷撒派最終取得了勝利,布魯圖自殺身亡。成了敗兵的賀拉斯一路逃亡,顛沛流離,終於回到了祖國。

個人的境遇,再加上羅馬當時的混亂狀況,讓多愁善感的詩人深感悲觀、絕望。內戰並沒有在腓立比山嶺上結束,緊接著的是龐培之子和屋大維的戰鬥,這邊剛決出勝負,那邊屋大維與安東尼之間的鬥爭又開始了,羅馬人不斷地在自相殘殺。那個時期的賀拉斯曾經寫過這樣一段詩:

永無止境的內戰,下一代也卷入其中。羅馬正走向自我毀滅的道路。敵人不再是馬農西人或者伊特魯裏亞人;也不是強大的加普亞和勇敢的斯巴達;既不是陰險狡詐的高盧人,也不是凶橫彪悍的藍眼睛的日耳曼人,更不是令人憎恨的漢尼拔,羅馬人現在的敵人就是羅馬人自己。終有一日,羅馬會回到野草叢生的時代。

對生活在這個時代的人,最好的忠告是什麼?沒錯,就是舍棄你的祖國。舍棄祖國,遠走他鄉。就像從前(公元前540年)的費契亞人那樣,不堪波斯的統治絕望地集體出逃。

然而,不到4年的時間,賀拉斯的心境便逐漸趨於平靜,他結識了梅塞納斯,兩人成了知己。又過了8年,詩人對國家的前途從不安變成了希望。公元前30年,曠日持久的內戰終於結束了,盡管獲得勝利的是腓立比戰場的對手,事到如今這已無關緊要。戰爭太令人憎惡了,不管誰贏,能夠恢複和平就要感謝天神保佑了。

我們不能指責賀拉斯的這種改變是共和主義者的變節行為。他代表了那個時期大多數羅馬人的心情。而這正是奧古斯都手中最大的一張王牌。奧古斯都本人比任何人都清楚“羅馬統治下的和平”的必要性,因此他的政治生涯之所以能獲得巨大的成功就是巧妙地、充分地利用了這張王牌。

奧古斯都成為唯一贏家之後,即刻展開了大規模的裁軍,士兵的人數減至一半。向羅馬人民表達了走向和平的決心。此刻的賀拉斯對國家的未來充滿信心。不知道是不是梅塞納斯向他講述了奧古斯都建立“羅馬統治下的和平”的艱辛,以及將之貫徹到底的決心,結識了梅塞納斯之後的賀拉斯,對奧古斯都的態度由敵視轉為讚賞。

作為資助人的梅塞納斯打算替解放奴隸之子、兩袖清風的賀拉斯在奧古斯都的手下謀個一官半職,賀拉斯給他的回答是:“討厭做官。”於是梅塞納斯改送了一座有24間房子的莊園給他。古羅馬的莊園本身就是一個農業生產基地,生活所需的日用品基本上能做到自給自足。贈送莊園,不僅是提供了居所和得以安心勞作的場所,更意味著保證了生活的來源。

至於梅塞納斯是用什麼形式讚助維吉爾的,目前無史可查。可以確定的是以維吉爾、賀拉斯為首的梅塞納斯文藝沙龍的文化人,成為了奧古斯都施行“羅馬統治下的和平”政策的宣傳員。他們懷著喜悅和自豪的心情為日漸走向和平的新生羅馬謳歌頌揚,維吉爾的詩歌高貴而剛健,而賀拉斯的作品則充滿了活力和清新,這正象征了奧古斯都心目中羅馬帝國的形象。

我不讚成將這些詩人說成是禦用文人的講法。如果隻是為了回饋物質上的援助,是寫不出優秀作品的。他們的作品之所以能流傳2000年經久不衰,正因為是發自內心。梅塞納斯慧眼識珠很善於選擇資助的對象。梅塞納斯死後,賀拉斯表示將來要葬在梅塞納斯的身邊,後來果真如實履行。賀拉斯仿效梅塞納斯,死後將梅塞納斯送給他的莊園及全部財產都留給了奧古斯都。

到了文藝複興時代,藝術的花朵再度盛開。那個時代也出現了一位和梅塞納斯相似的人物,他就是來自佛羅倫薩望族、美第奇(Medici)家族的主人科西莫。科西莫曾經向雕塑家多納泰羅(Donatello)贈送了一座位於托斯卡納的莊園。心存感激的雕塑家去世前留下遺言,要求死後葬在科西莫墓地的附近。如今這位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代表人物之一的雕塑家,就長眠於聖羅倫佐教堂(San Lorenzo)地下的美第奇家族的墓室中。以上兩例是最典型的古代文化讚助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