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奧古斯都統治後期(前5-公元14年,58-77歲)(2)(1 / 2)

尤利婭14歲時,奧古斯都將她嫁給了自己的姐姐屋大維婭和安東尼所生的兒子馬薩魯斯。他促成這場婚姻,與其說是希望外甥馬薩魯斯做繼承人,不如說是期待尤利婭產下有他血統的孩子。或許是因為夫妻雙方年紀都太小,小孩過家家般的婚姻才2年,還來不及等到孩子出生,馬薩魯斯就突然病逝,他的死給舅舅奧古斯都和母親屋大維婭帶來了沉重的打擊。奧古斯都悲痛萬分的同時,沒有忘記他的目的,2年之後,18歲的未亡人尤利婭嫁給了從東方完成任務歸來的、其父親的忠實助手阿格裏帕。這一次是48歲和18歲的婚姻。

雖然和丈夫的年齡相差甚遠,但這次婚姻給尤利婭帶來了幸福。尤利婭之前的生活可謂是夾縫裏求生存,一邊是深受父親疼愛和敬重的美麗又高傲的繼母莉薇婭,另一邊是性格溫柔但因家事繁雜無暇顧及侄女的姑媽屋大維婭,其間的苦勞可想而知。結婚之後的尤利婭在成熟的阿格裏帕的體貼、關懷之下,度過了9年的平靜生活,並且生下三男兩女。這讓奧古斯都欣喜若狂。

不幸,這場婚姻終究也因阿格裏帕的突然死亡而告終。而奧古斯都仍不滿足於目前已經有的三個外孫子和兩個外孫女,他希望尤利婭能生下更多的孩子。尤利婭第三次婚姻的對象,是她繼母的兒子提比略。

古羅馬時代的史學家大多數認為,促成這場婚姻的是莉薇婭,因為她希望自己的親生兒子繼位,所以強烈地要求奧古斯都把尤利婭嫁給提比略。不過,在我看來,這是奧古斯都自身經過冷靜地思考後作出的決定。即便他非常愛惜和尊重妻子,但他絕不是一個會對妻子言聽計從的男人。挑選提比略,除了延續血脈的理由之外,他相信提比略的能力,萬一發生不測,提比略有條件勝任“中繼接班人”的角色。

盡管年齡相近,31歲的提比略和28歲的尤利婭的婚姻卻從一開始就出現問題。提比略深愛著他的前妻維普薩尼婭,始終不能忘記。如果丈夫能做些表麵功夫,妻子一般也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繼續維持下去。可是,提比略完全不懂這套,出身貴族的他,對品行欠佳的尤利婭的種種行為,似乎也是忍無可忍,但又沒有任何言語或行動上的表示,隻是冷冰冰地將妻子晾在一旁,無視她的存在。

夫妻分房而眠的事情,很快就在羅馬傳開,身為繼母又是婆婆的莉薇婭,對尤利婭的態度因此變得更加冷漠。雖然促使提比略出走羅得島的真正原因,是他和奧古斯都在軍事戰略上的意見不合,但在一般不了解內情的外人看來,提比略的出走是因為不愛尤利婭,尤利婭成了一個被丈夫拋棄的女人。而且,提比略並沒有提出離婚,隻是用分居的形式拋棄了妻子。

在對提比略放棄公職的原因上,婆婆莉薇婭的觀點似乎和市井小民相近,將尤利婭視做禍根。莉薇婭不是一個精通政治的人,這一點史料已有所證明,當然,這對奧古斯都來說是件好事。總之,莉薇婭對尤利婭的態度從一貫的冷淡變成了憎恨,而對尤利婭而言,唯一一位可以傾吐心事的人、姑媽屋大維婭,也和阿格裏帕在同一年去世了。作為棄婦,尤利婭生活在一種極其壓抑的環境裏,就算是在她掌管的家中,也無法避開大家好奇的眼光。如果尤利婭能專心於養兒育女,或許狀況會有所改變,可惜,她不是一個懂得自我調整、控製的人。

不清楚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皇帝的獨生女兒的私情成了街頭巷尾人們最津津樂道的話題,到了公元前2年,37歲的尤利婭的行為,發展到了奧古斯都不得不親自出麵解決的嚴重程度。

如果當時的尤利婭離了婚,最終結果不過是落下一個放蕩的壞名聲,這種女人在羅馬上流社會並不少見。可是她在法律上還是提比略的妻子,即使他們夫妻想離婚,奧古斯都也不會同意。為了確保羅馬上層階級擁有健全的婚姻生活,奧古斯都在公元前16年,推出了《尤裏烏斯正式婚姻法》。如前文所述,這個法律鼓勵正式婚姻,離婚雖不違法,但屬於影響社會風氣的不良行為。